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它诞生起到现在一直伴随着人们。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音乐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当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人人都需要音乐。新世纪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人们学习音乐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音乐文化环境也促使更多的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本文在此提出一个关于音乐脱盲的构想,试图让更多的人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达到音乐脱盲。本文所指的音乐脱盲是指人们通过音乐学习,脱离音乐盲区,它是音乐教育普及之后的一种结果。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教授在他的论著《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阐述了他的“音乐脱盲”理念,这是本文写作的原始灵感。围绕什么是音乐脱盲,音乐脱盲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音乐脱盲等,本文构建了如下写作框架。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本课题的价值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确立本文写作的必要性。 第一章:先以音乐教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为视角,从中挖掘出音乐脱盲理论研究基础,再从音乐脱盲与识谱、音乐表现、音乐审美、音乐文化的关系中探求音乐脱盲的内涵。认为音乐脱盲应该包含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而且这几部分应该是一个整合体,不应分裂开来。 第二章:音乐脱盲标准的建构。首先阐述制订音乐脱盲标准的基本原则,即要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统一、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