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抗兔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在兔高眼压模型中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同种系新西兰大白兔36只(72眼),全麻下前房均注入0.3%复方卡波姆溶液0.1ml,诱导兔高眼压模型。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6只兔子(72眼)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9只(18眼),A组行小梁切除+0.5%PFD浸泡生物羊膜植入;B组行小梁切除+单纯生物羊膜植入;C组行小梁切除+0.2mg/ml丝裂霉素棉片放置3min;D组行单纯小梁切除。分别在术后1 d、3d、7 d、14 d、21 d、28 d用回弹式眼压计SW500对各组兔眼行眼压测定,在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情况及毒副作用。并于术后7、14、28天,用兔耳前静脉空气栓塞法分别处死A、B、C、D 4组各3只兔子(6眼),立即剜除眼球,取滤过泡区组织(结膜、巩膜)4mm×5mm,分别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兔眼滤过区组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病理变化。结果4组兔眼在高眼压造模之前的基础眼压基本相同(P>0.05)。4组兔眼在前房注入0.3%复方卡波姆溶液后第10天眼压可达26-31mm Hg,该阶段4组兔眼眼压基本一致(P>0.05)。随着滤过术后观察时间的延长,各组眼压在同一观测时间点出现差异。术后第1 d、3 d、7 d、14 d、21 d、28 d,A、B、C、D各组之间眼压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第1、3、7天各组眼压均值为C﹤A﹤B﹤D,术后第14、21、28天各组眼压值为A﹤C﹤B﹤D。A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低眼压,变化较平稳。滤过术后第1天观察可见4组兔眼滤过泡较扁平弥散,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各组滤过泡呈现不同变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4组兔眼滤过术后各时间点滤过泡存活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log rank=16.80,P<0.01)。观察4组兔眼,术后1周内结膜皆有不同程度充血及角膜水肿、混浊,均未出现结明显滤过泡漏、角膜溃疡、浅前房及低眼压,前房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情况以A、B组较轻,C、D组较重,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长时间抑制炎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TGF-β1表达及胶原形成方面,A组效果最优,C组次之,B组较前两组弱,A、B、C 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能有效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组织的炎症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的增生,具有较持久的抗瘢痕作用,且术后毒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凝血纤溶系统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其中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DM)25例,早
目的: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生物喋呤(biopterin,BP)、新喋呤(neopterin,NP)的变化来了解新生儿窒息及其程度的轻重与这三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