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民族地区的历史加以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解决和处理好民族问题提供借鉴,总结经验。明代思南宣慰司作为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的土司之一,其建立、发展与废除对于明代中央集权的巩固、西南边疆的稳定及贵州建省的推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之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本文以明代思南宣慰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参阅相关历史文献、田野调查资料及学术论著的基础上,从如下七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思南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建置沿革。思南境内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使其可耕地面积少,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思南地区与四川、湖广等地相沟通,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汉族的迁入,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促进了思南地区社会的发展。唐宋时期,封建中央王朝就在思南地区实行羁縻统治。元明时期,在思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将其纳入封建中央王朝的管理之下,扩大了对这里的开发。第三部分,明代思南宣慰司的建立。明承元制,继续推行土司制度,实行“以夷治夷”的策略。对于归附的思南田氏土司设官建制,强化封建统治。这里,对于思南田氏的族属世系与归附、明王朝对思南宣慰司的任命及其各长官司的设置等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明代思南宣慰司的发展。从明代思南宣慰司建立之后与明王朝的互动、与周边思州和播州土司的关系,以及对思南地区的全面管理来探讨其发展过程。然由于诸多原因,在与明王朝的互动中亦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与思州土司也有敌对现象。第五部分,思南宣慰司的废除。思南宣慰司经过长期发展,至明永乐年间,其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为了强化对思南地区的管理,稳定西南边疆,明政府废除思南宣慰司,建立思南府,实行土流并治。思南宣慰司的废除,加速了贵州布政司的建立,这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明朝的行政建制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第六部分,对思南宣慰司的历史考察。综观思南宣慰司的发展过程,其建立和发展曾起了积极作用,为思南地区的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亦有其消极作用,思南宣慰司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社会的发展。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建立思南宣慰司,是巩固西南边疆的需要;其废除则是明朝治理与开发西南地区的需要。从思南宣慰司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开拓与管理;土司制度消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确的移民政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发展与融合。第七部分,结语。通过对明代思南宣慰司的梳理探讨和研究,对全文进行总结。明王朝通过建立思南宣慰司,将思南地区纳入了间接统治之下。后来撤司建府,进一步强化了明朝对思南地区乃至整个贵州的直接统治,对西南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之,本文以明代思南宣慰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对于我们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不乏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