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下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破坏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严寒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冻融作用,这些地区的水工建筑物容易出现严重的冻融损伤破坏。所以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融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热点研究问题。聚乙烯醇(PVA)纤维与水泥基体具有良好黏结界面等诸多优良性能,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劣化。目前对于PVA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冻融特性研究则主要集中在28d抗拉、抗压、韧性﹑抗冲击性等短期力学性能。对寒冷条件下,冻融环境的早强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研究尚不充分,为了揭示冻融作用下快硬PVA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本文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研究,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率退化规律,并提出了早强PVA纤维快硬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冻融损伤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体积掺量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开展早期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冻融前后的抗压、抗折强度影响规律及宏观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的掺量增加,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抗压及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但均高于未掺入纤维试件;由于纤维存在,试件受压失效模式由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抗压与抗弯力学性能均呈现下降趋势;当PVA纤维掺量不超过0.6%时,能有效改善材料抗冻融性能。(2)以超声波波速和质量损失率为损伤变量对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进行抗冻性分析,结果表明:掺入了PVA纤维的各组混凝土的超声波初始波速都高于普通混凝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混凝土的纵波波速都有所下降;200次冻融循环后,PVA掺量为0%、0.2%、0.4%、0.6%试件纵波波速相对于初始波速分别降低了14.8%、9.2%、10.6%和13.8%,纤维掺量在0.2%-0.4%的下降幅度较小,表明掺0.2%-0.4%的PVA纤维对于提高快硬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及抗冻融能力效果较好。(3)基于损伤理论研究方法,建立了PVA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一元三次多项式冻融损伤演化方程和大致符合二参数weibull概率分布的冻融损伤演化方程;提出了的一种修正的指数形式表达的PVA纤维早强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冻融损伤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能较好地反映PVA纤维快凝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演化规律。
其他文献
公允价值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能较好地体现会计要素的未来属性。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同发行方式的债券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价
互联网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在网络世界寻求新的突破点,新型企业创业正盛,传统企业焕发生机。微商的诞生激发了大众创业的热情,全民参与的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内蒙古加快国内外区域合作步伐,建立健全 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设承接
针对PISO算法的实现程序,通过2个典型流动换热例子,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将PISO与SIMPLE,SIMPLER.SIMPLEC算法的收敛性和健壮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算法的收敛性和健壮性与具体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功法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缺陷处理或翻新等领域。文章以作者
强互惠行为是在行为博弈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特殊人类行为,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通过比较行为博弈与演化博弈的分析范式以及强互惠行为与跟风策略发现,在方法论选择
集体自尊(collective 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重要性的评价与感受(Luhtanen&Crocker,1992),反应了自我概念中群体自我的特征,是群体活动的重要动机之一。研究发现集体自尊会受群体过程的影响,积极的群际互动会提高集体自尊,消极的群际互动会降低集体自尊。如被视为典型的内群体成员会提高私人集体自尊和成员集体自尊(Jettenj,Branscombe
石材光泽的高低通常是人们评价石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石材表面获得更高的光泽更能显现石材的装饰效果和自然色彩。如何提高石材表面光泽效果一直是相关业者不懈的追求,尤
从羧酸类聚合物、磺酸类聚合物、含磷聚合物以及新型绿色聚合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的研究开发新进展,并提出了其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美国作家德里罗在他的多部小说中展示了与纽约这个大都市息息相关的空间:建筑空间、人造机器空间,以及以缺席形式存在于城市之外的空间。德里罗不但描绘了这些空间,还呈现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