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不仅能全面反映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而且可以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预算松弛是企业预算管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它违背企业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失灵,削弱企业绩效、战略的实施效果,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选取2011—2016年新疆49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OLS最小二乘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探讨企业绩效、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的关系,希望为解决预算松弛问题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路,从而对企业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绩效、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分析了企业绩效、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以我国新疆上市公司2011—2016年间披露预算数据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OLS回归、随机效应模型、不同企业性质的对比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OLS最小二乘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可知,企业绩效与预算松弛呈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呈显著负相关;企业绩效在管理者短视行为的调节作用下与预算松弛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了企业当期经营绩效越好其企业的预算松弛程度越严重,但是管理者越关注短期利益、短期投资就会就会减少预算松弛的现象,相应的也会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但是企业绩效受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影响下提高或降低就会对预算松弛产生同方向的影响。从国有企业回归结果来看,企业绩效与预算松弛在10%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在5%的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两者间的交互项与预算松弛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从非国有企业回归结果来看,企业绩效与预算松弛在1%水平下呈正相关性,管理者短视行为与预算松弛呈负相关性且不显著,两者间的交互项与预算松弛呈正相关性但不显著,可以看出新疆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存在预算松弛现象更加普遍。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预算松弛问题以及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建议:通过构建预算管理监控体系,可以更加全面的监控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完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完善对管理层与员工的绩效评价标准,减少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强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监管力度,针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制定相适宜的监管政策,鼓励其做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管理资本预算,规范管理者的预算行为,严控产生预算松弛。同时政府也要相应的多给予非国有企业一些政策支持,鼓励非国有企业积极改善预算松弛和管理者短视行为,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