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粉燃烧过程具有瞬态变化性,可燃质的燃烧热作为重要的物性参数,对煤粉自燃、着火模型的建立,锅炉燃烧场的预测,锅炉设计,燃烧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晋凤凰无烟煤(JWY)、张村烟煤(ZCY)、胜利褐煤(SLH)三种不同煤质煤样,分别利用管式炉和TGA制取相应煤焦,利用TG-DSC同步热分析仪对煤/焦的燃烧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求解反应过程活性比表面积,并利用SCT模型和DSC数据求解煤焦动力学参数;提出瞬态热焓h的概念,物理意义是燃烧过程任意时刻燃烧的可燃质的发热量,利用同步热分析数据得到h随燃尽度的变化;最后利用h变化曲线对热天平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释热率进行预测,并与采用恒定热值的预测结果和实验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本燃烧特性参数和热量释放特性参数能够更全面的评价煤的燃烧特性;随燃烧反应进行,煤焦孔隙张开或聚合,反应活性表面积不断变化影响反应的进行,比表面积变化率dSe/dt随燃尽度增大不断增大,在燃尽度达到95%左右,急剧减小,煤焦反应失活;利用SCT模型计算得到变活化能,着火期活化能较大,伴随燃烧进行,减小至最小值后增加,主要燃烧区活化能变化值在50-200kJ/mol。瞬态热焓h随燃尽度不断变化,燃烧初期, h很大,此阶段煤变质程度越强, h值越大,对于烟煤和无烟煤,挥发分热值高,原煤h大于煤焦h;燃烧中期,煤/焦的h基本为常值,对应焦炭的燃烧,对于ZCY/ZCYC燃尽度范围是0.3/0.15和0.92/0.85,JWY/JWYC为0.36/0.18和0.95/0.88,对于SLHC为0.45和0.95,SLH的(C/H)daf小,含氧量高,挥发分品质差,着火后h急剧减小,在燃尽度为0.27时瞬态热焓达到一个最小值,之后焦炭的燃烧占据主导, h增加,直到燃尽度为0.87;燃烧末期, h减小,煤/焦的活性都减小;利用常发热量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的差距,前期预测值偏小,后期预测值偏大,使煤粉着火和炉膛温度的预测不准确;而利用瞬态热焓能够得到很好的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