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搜集并分析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总结目前神经损伤修复治疗的现状。研究并设计出各向异性结构的丝素蛋白凝胶材料,用来作为神经细胞体外生长基质,检测丝素蛋白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丝素蛋白凝胶材料的拓扑结构对神经元贴附、生长和迁移的引导作用,以及丝素蛋白水凝胶在周围神经再生领域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有关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病例进行病例分析。第二部分是基础实验部分,实验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静电斥力和静电引力的平衡原理制备分层排列的丝素蛋白水凝胶,扫描电镜下观察并证实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取向构成。(2)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利用MAP-2免疫荧光法进行神经元鉴定,并将神经元接种到丝素蛋白水凝胶材料上,进行MAP-2、βIII-tubulin免疫荧光复合染色,观察培养神经元的形态及轴突和树突的形成情况。(3)利用Image J软件进行神经元取向分析,评价丝素蛋白水凝胶的拓扑结构对神经元突起生长和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1.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所引起的不良的预后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压力,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神经断端直接缝合的方式进行修复损伤神经,在复杂神经损伤的修复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更好的完成神经修复。2.成功将不同浓度丝素蛋白水溶液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的方法制备成各向异性结构的水凝胶,在电场作用下,静电引力诱导纳米纤维缠绕形成纳米结构,纳米纤维间的静电斥力诱导片层结构形成。3.MAP-2免疫荧光证实了分离培养的神经元,MAP-2、βIII-tubulin免疫荧光复合染色显示神经元树突轴突生长良好,且与普通培养板相比,丝素蛋白水凝胶在没有PLL包被的情况下也能促进神经元贴附,证明了丝素蛋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免疫荧光结果分析显示,在丝素蛋白凝胶材料上神经元突起生长具有一定的取向性。结论:目前在临床上有关神经损伤修复的方式尚存在不足,神经组织工程给神经再生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利用静电相互作用来驱动纳米纤维分层排列以产生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水凝胶,这些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水凝胶可以支持并促进神经元的粘附和生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细胞的分布和迁移的方向,这些特征都使得丝素蛋白水凝胶成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神经组织工程的替代物,从而为神经元尤其是突起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细胞外微环境,进而促进神经再生,为将来利用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神经类种子细胞在临床治疗神经损伤疾病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