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乡村基层进入了“乡政村治”的治理阶段,基层社会的自治空间开始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农村社会也经历着巨变:村庄人口的大量外流带来了村庄的空心化现象。要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就必须将村庄重新组织和动员起来。对乡贤参与村庄治理的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本文选择李村的乡贤理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精英吸纳”的概念对这一实践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村庄乡贤理事会的产生是“精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乡村基层进入了“乡政村治”的治理阶段,基层社会的自治空间开始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农村社会也经历着巨变:村庄人口的大量外流带来了村庄的空心化现象。要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就必须将村庄重新组织和动员起来。对乡贤参与村庄治理的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本文选择李村的乡贤理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精英吸纳”的概念对这一实践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村庄乡贤理事会的产生是“精英吸纳”过程,包括对宗族精英、经济精英以及文化精英等多元化精英的吸纳。村干部通过将个体精英吸纳进入村庄公共领域运作,使各有所长的村庄治理权威被综合运用,形成组合型权威的形态,加强了以村委会为主导的村落制度秩序。同时,通过关注李村村庄内生的乡贤组织的发展过程,对村干部在村庄治理中的策略行动进行分析。
在与村庄精英的互动过程中,村干部争取村中精英的支持主要通过“讲难处”、“讲荣誉”、“讲发展和“讲政治”四种柔性策略,这四种策略的综合运用使得精英的能力资源在村级治理中得到利用发挥。精英吸纳使得村庄在项目争取上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利用村庄精英的私人资源运行公共事务、精英关系网络的利用及对上级的执行力展示。
此外,精英吸纳也面临精英代表性不足与发展不确定性的问题,也可能带来大众的被动发展与政治冷漠,这一负功能值得基层警惕。
其他文献
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综合体,其具备观光、度假娱乐、生态旅游、教育、科学活动等多种功能。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类旅游资源的重要代表,拥有较高的观赏性与较好的生态教育价值。然而,不少国家森林公园经历多年的运营后,建设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旅游产品老化和旅游产品类型结构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维持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生命力和旅游吸引力是保证其旅游业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理论分
对于幸福感的追求已然是当下国民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兴盛的方向。关注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旅游者幸福感更是当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在目标。脱离了传统旅游业态下的组织模板,越来越多小而精的自由行旅游方式应运而生。旅游中个体的互动模块也从游客和导游间的商业服务转变为游客和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自由行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同游需求成为了旅游市场下的新诉求。如何选择旅游同伴?选择怎样的旅游同伴?成为了旅游者出行首要考
大叻是越南林同的省会城市,位于越南中部高地南部,是国家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历史遗产。此外,宜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也增加了城市巨大的旅游潜力。事实证明,旅游业在大叻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越两国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以及文化的相似性和边境共享、价格低廉等其他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越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然而,关于中国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的消费行为
获得感是新近的关注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获得感是衡量事物发展最优的标准,提升人们的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游客旅游获得感的研究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发展的好坏。当前对于获得感在旅游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获得感的概念及构面尚不清晰,以旅游者为研究视角进行讨论的较少。所以厘清旅游者的旅游获得感内涵、旅游获得感的层面显得尤为重要,并在此基础上将旅游获得感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其在旅游地服务质量感知与游
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为政府有效开展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政治基础,同时政府信任水平反映出政权的稳定性程度。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政府组织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如何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是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015年,党中央提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战略部署,通过进一步对改革发展成果进行公平公正分配,实现发展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飞跃的发展,众多学者探讨了这其中的原因,而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的提出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我国地方官员晋升存在着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的锦标赛机制,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地方官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以获得锦标赛的胜利。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路子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国家的发展理念也由“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五位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城郊农业用地被大量征收,被征地农民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背景下,被征地农民在转入城市生活过程中会面临融入障碍。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智慧公共信息服务快速发展,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被征地农民作为智慧公共信息服务的服务对象之一,接受和采纳相关服务内容已成为其融入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
在我国单一制层级分权的体制下,政府间分权一直是理解我国国家治理诸多问题的关键变量和核心议题之一。而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讨层面,相较于对央地分权研究的广泛和深刻,地方政府间分权的问题则较少被关注;随着简政放权的持续深入,地方政府间分权改革实践越发活跃,诸多问题亟待学术研究的关注和解释。本文以D市市镇分权改革为例,基于交易成本的制度变迁视角打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分权改革的“黑箱”,探讨在无明确法律
作为一个便利公民意志自由输入和国家意志有序输出的重要场域,信访搭起了民意真实上传、党和国家意志准确下达的中间桥梁。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公民权利主张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信访工作量呈现“井喷”态势,传统的纸媒信访渠道日益逼仄,网络信访应时兴起势在必然。 网络信访作为个人和政府之间直接交流的一种新兴方式,近几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尤其是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网络信访的数量急
传统上,政府通过福利事业单位提供社会服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趋向多元,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存在的成本高、效益低、手段单一的弊端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将社会服务项目外包给社会组织。 目前已经有不少关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研究,却鲜有将服务购买的资金来源和体量作为运行过程研究的切入点。忽略对服务购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