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犯罪也愈来愈猖獗,而单位犯罪的主体是界定单位犯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拟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制刑、定刑、量刑方面加以探讨。 本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如下: 第一章“单位犯罪概念”,主要介绍了单位犯罪的产生和发展,两大法系不同的刑法观(实用主义刑法观和伦理性刑法观)在对待单位犯罪的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经历和现状也造就了单位犯罪立法有“先天不足”之缺憾,学界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有弥补功效,但并没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试就自己赞同的观点给予一些论证,以期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第二章“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从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征谈起,对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五类单位犯罪主体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公司法“法人人格否认”理论试探讨其在刑法单位犯罪刑法人格的否认的适用,从理论渊源、现实适用的情况及法律后果方面加以阐述。单位犯罪刑法人格的否认理论是可待开发的宝贵资源,笔者认为将单位刑法人格否认理论运用于我国刑法是可行的,因而在本文第五章“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中建议将其适用情形纳入法律规定。 第三章“单位犯罪的责任人”,本章将单位犯罪主体的内部结构责任人员单列出来讨论,笔者认为单位犯罪的唯一主体是单位,但是对单位内部责任人员的认定也有重大作用,本文对争论较大的如何认定单位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出了解析,并试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