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观察五行音乐加电针对产妇分娩镇痛作用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揭示五行音乐加电针对产妇分娩镇痛机理.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空白组,药物镇痛组,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每组各60例.对每组进行相应干预后,进行临床观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观察内容主要为产程时间,产妇分娩镇痛效应、产后2小时子宫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潜伏期前、活跃期、宫口开全时强啡肽(porcine dynorphin,DYN)表达水平,Real-time qPCR检测MAPK/ERK信号通路信号分子C-Raf、ERK、CREB以及效应分子DY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PK/ERK信号通路信号分子C-Raf、p-ERK、p-CREB以及效应分子DYN蛋白表达水平,血气分析方法检测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PCO2、PO2.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结果:(1)四组产妇在产程时间比较: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及药物组产程时间短,依次是空白组>药物组>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依次是,空白组/药物组>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四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在治疗后1h是药物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电针组>空白组;而在子宫颈口开大至 8cm 时是五行音乐加电针组>电针组>空白组>药物组.(3)产后2小时内子宫出血量比较:四组产妇产后2h内子宫出血量依次是:空白组>药物组>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4)四组产妇血清 DYN含量比较:四组产妇血清DYN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宫口开3cm、宫口开全时,血清DYN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YN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药物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电针组>空白组.(5)ERK信号分子及效应分子mRNA在四组产妇胎盘组织表达水平比较: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及药物组的信号分子C-Raf、ERK及CREB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偏低,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PK/ERK信号通路的效应分子DYN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ERK信号分子及效应分子蛋白在四组产妇胎盘组织表达水平比较: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及药物组的C-Raf及p-ERK、p-CREB蛋白表达均显著偏低,而MAPK/ERK信号通路的效应分子DYN 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分钟Apgar评分依次是空白组/药物组<电针组<行音乐加电针组,5分钟Apgar依次是空白组/药物组<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而出生后10分钟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8)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五行音乐加电针组脐动脉血气分析 PH 值、PO2 明显增高、PCO2 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PH值、PO2、PCO2差异不明显. 结论:五行音乐配合电针对产妇分娩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内子宫出血量,提高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及增加新生儿血氧含量;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通路信号分子C-Raf、ERK、CREB mRNA及磷酸化ERK、CREB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信号通路中效应分子DYN在胎盘组织中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在血清中浓度,提示信号分子C-Raf、ERK、CREB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效应分子DY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揭示五行音乐配合电针对分娩镇痛作用及ERK信号通路介导DYN释放产生镇痛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