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老年人群体在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比例愈来愈大,据最新的第二次中国残疾人口调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占全国残疾人口的53.24%。随着其群体比例的增加,残疾老年人的需求与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残疾老年人具有年老和残疾双重属性,兼具双重弱势,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残疾老年人的自身生理功能障碍,使其心理状态较为敏感脆弱,这直接影响了残疾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残疾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呈现出封闭化、边缘化的特点。社会交往能力逐渐弱化,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残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加速残疾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形成恶性循坏。现阶段,我国对于提升残疾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的方式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工作虽然已有介入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但对残疾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缺少实际介入的研究,实务研究成果较少。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取B市XHY社区作为观察和研究地点,通过访谈法了解了社区中残疾老年人生活现状与需求;并从中筛选出5位有社会交往能力提升需求的残疾老年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据调查,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认知偏差、缺少自我认同感、社会交往网络薄弱及社区参与度低等是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对5位服务对象从纠正社会交往心理状态与认知、建立社会交往网络及促进社区参与三个层面进行了小组工作介入。经过评估显示,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社会交往的被动性及缺少社会交往网络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小组工作的方式对提升残疾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残疾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合整个实务的过程及结果,本研究对于小组工作介入残疾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在总结反思服务效果的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第一,残疾老年人有社会交往的需求,需要社会工作进行介入改善;第二,小组工作对轻度残疾的残疾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有较好的适用性;第三,残疾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需结合残疾老年人自身、残疾老年人家庭、社区、社会工作者四方结合进行,共同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