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吡啶基)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间甲酚废酸处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咪唑及其衍生物是用途广泛的杂环化合物。随着杂环化学的迅速发展,咪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合成、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等方面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制备研究新的咪唑类过渡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和[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1-基]乙酸乙酯化合物。   间甲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及染料等的合成。但是间甲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酸。为了解决企业废酸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条废酸处理工艺。   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为如下四部分:   1.合成了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和[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1-基]乙酸乙酯两个咪唑类化合物,并用1H-NMR、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2.制备了两个新过渡金属配合物[Cu2(DMPIA)2(μ-Cl)2Cl2]和[Zn(DMPIA)Cl2],并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Cu2(DMPIA)2(μ-Cl)2Cl2]的中心Cul(Ⅱ)原子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CuN2Cl3)。配合物[Zn(DMPIA)Cl2]的中心Znl(Ⅱ)原子具有畸变的四面体构型(ZnN2Cl2)。   3.测定了配合物[Cu2(DMPIA)2(μ-Cl)2Cl2]的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配合物[Cu2(DMPIA)2(μ-Cl)2Cl2]的g值为g⊥=2.1661,g∥=2.1494。   4.设计了一个新的废酸处理工艺来处理间甲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并找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
其他文献
土壤中的镉(Cd)直接影响着土壤生态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含Cd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电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因其具有适用范围广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2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参与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病原物与植物互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
DSD-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印染、合成纤维、塑料、造纸、合成洗涤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的荧光增白剂相比,阴离子型双醚类荧光增白剂具有低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