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通过自然语料收集、中介语语料库考察、专题语法测试等手段对汉语体标记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探讨留学生习得汉语体标记及其相关句式的规律和特征。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第二语言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教学大纲和教材选取、编排相关语法项目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也能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语言的一些普遍规律,挖掘汉语母语者“习焉不察”的特有的语法现象和特点,为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主体论述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但内容上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外加绪论、结语,共七个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研究重点,阐述研究意义;说明本课题研究任务、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确定本文研究框架、研究对象、考察范围及语料来源。第一章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述评:简要回顾时体研究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时体研究尤其是汉语体标记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一,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汉语体标记习得的系统研究;其二,较少关注语际迁移的影响,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习得特点揭示不够;其三,汉语体标记的本体研究成果转化不够;其四,对习得顺序、习得难度研究不够;其五,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定量研究较为薄弱。第二章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语际迁移”:简要介绍了留学生母语(英语、日语、韩语、泰语和越南语)时体系统的特点,系统考察了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起来”、“下来”、“下去”的偏误类型,并以“了”的习得为例,对母语背景为越南语的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情况作了语际迁移个案研究,分析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中母语的特殊迁移现象。群案研究显示了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和习得特点各有特色,个案研究则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母语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产生的迁移作用。群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更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第三章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偏误“分布规律”:根据调查统计所得的各类偏误数据,总结了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的各种分布特征,包括不同偏误类型的数量/频率分布、时段分布、语体分布以及母语背景分布等特征。本章的研究发现可以细分为五点:其一,无论是书面语体,还是口语语体,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使用汉语体标记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基本相同,偏误出现的阶段也大体一致。“基本相同”和“大体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差别,偏误类型在英、日、韩、泰、越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料中也存在不少差别,其中的细微差别之处尤其能体现母语背景在学习者习得过程的迁移影响;其二,随着学习时段的递升,目的语的影响增大,语内偏误成分也增多;其三,偏误率高的项目、其导致偏误的原因往往具有普遍性,如“了”、“着”、“过”的错序偏误是留学生语料中出现的“共性”最多的一类偏误,偏误原因均与“离合词”有关。又如“起来”、“下去”、“下来”的回避现象,都是缘于人类认知策略中普遍的“简化”倾向;偏误率高的项目其导致偏误的原因往往具有多样性,如导致“起来”和“下来”混用的原因有三类:语际迁移、语内干扰、语法项目之间互相干扰;其四,偏误率高低与语体情境相关的计划程度相关:书面语体计划程度高,偏误率相对低;随意的口头语体中计划程度低,偏误率相对高;其五,本章重点考察了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之间的混用现象,留学生汉语体标记的混用偏误体现了中介语的“变异性”。第四章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的“普遍倾向”:本章从分析测试语料和自然语料的两个角度,研究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对汉语“了”、“着”、“过”的习得过程,考察情状类型对留学生习得体标记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体假设”基本符合。“体假设”认为,“了”和“着”的习得方向是相反的:首先把(完整体)过去时标记用于达成动词和完结动词,以后扩展到活动动词和状态动词;非完整体过去时形式首先用于状态动词,其次是活动动词,然后是完结动词和达成动词;进行体标记首先用于活动动词,然后扩展到完结动词和达成动词。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倾向于和“达成、完结”等终结情状结合使用,“着”倾向于和“活动、状态”等无终情状结合使用,而“过”能与任何一种情状的动词同现,不受动词情状类型的限制。第五章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过程中的“习得顺序”:本章充分利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统计法”、“习得区间归纳法”、“蕴涵量表法”,对第三章、第四章的自然语料、中介语语料库语料和专题测试语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综合考察外国留学生汉语体标记的使用频率、正确相对频率和偏误相对频率,构拟出六个体标记下位句式的习得顺序。在此基础上,以“过”为例,对比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体标记习得和母语习得顺序的异同。(1)对母语背景为英语、日语、韩语、泰语和越南语的留学生进行较为广泛的调查,揭示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汉语体标记的共性和规律,证明语言习得的普遍倾向。(2)以“了”的习得为例,对母语背景为越南语的留学生体标记习得情况作语际迁移个案研究,分析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中母语的特殊迁移现象,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3)力求语料来源多源化、语料分析方法多元化、研究角度多样化,首次准确地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汉语体标记动态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语言迁移、习得模式、学习策略、西方语言类型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收集的相关语料,对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习得各体标记句式的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分析。在语料收集和整理的方面,注意调查语料和中介语语料库语料相结合、口语体语料和书面语语料兼有、不同母语背景的语料相互参照、汉语母语者语料与中介语语料相对照。在语料分析方面,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正确语料和偏误语料分析相结合、使用率和准确率兼有。在分析过程中,力求研究角度多样化: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描写主要指的是留学生习得偏误类型的归类;动态分析指的是留学生习得顺序的构拟)、共性的归纳与个性的挖掘互补、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两相对比。
其他文献
社区历史文化资源显现出了当地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的沉淀,而我所在的成都市A小学位于中外文明的历史圣地——武侯祠的旁边。A小学所在的社区显现出了具有悠久古蜀文明和三国文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同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于27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新战略、新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运用分层理论原理将医院感染资料分为院级层面、科室层面,形成医院感染管理资料分级、分层管理构建模式。对比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前
目的: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Sm.) Torr.&A.Gray ex. Miq., Araliaceae],又名Devil’s club,为五加科刺人参属(Oplopanax Miq.)植物,生长于太平洋西北部,主要分布在
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之一。在网络新闻媒体发展过程中,重庆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以其不断扩大的传播影响力倍受注目,这归因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从景观空间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屏南县后垄溪一级水电站的景观生态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影响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以及应用英语。情感教育能够通过共情以及情景的带入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对于英
粒子群算法(PSO)是由J Kennedy和R C Eberhart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仿生演化算法,是一种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因其概念简单、参数较少、易于实现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被
研究脑卒中与时辰、围周日及季节的发病规律。昼夜按 6~ 12时、 12~ 18时、 18~ 2 4时、 2 4~ 6时 4个时间段 ;围周日分周一至周日 ;发病季节按春 ( 3~ 5月 )、夏 ( 6~ 8月 )、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