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给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表现在生理需求的物质层面上,对心理需求的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是极为深远。新媒体艺术正是基于现代科技与现代传媒技术的结合,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新媒体艺术已经渗入到媒体行业、服务行业、娱乐行业,甚至到整个社会的公共系统当中。人们的生活已经慢慢被新媒体艺术所浸没。基于新媒介的新媒体艺术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和架构艺术、媒介和科技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分别从后现代主义和媒介环境学的语境下,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空间和传播效果等特征。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有很多特征是和后现代主义特征不谋而合的。首先,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与新媒体艺术传播关系的“消解化”有着相同的意义,即打破等级的,单向的、暴力的传播特征转向平等的、交互的,沟通的传播特征。其次,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新媒体艺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具有相同的本质:整体破碎。打破传播内容的整体性、独立性,丰富性、叙事性和深刻性,走向了局部性、交互性、断裂性和扁平性。最后,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所带来的距离感、消失感和新媒体艺术传播时间的即时性和传播空间的动态非稳定性相吻合,后现代主义的“拟像”所带来的“超真实”和新媒体艺术传播时空的非真实性相吻合。从媒介环境学角度出发,研究新媒体艺术的传播特征。主要是从媒介的角度去认知新媒体艺术,以及媒介的转变如何改变了艺术家的身份角色、艺术行为和艺术价值等等。首先从认知层面上了解新媒体艺术提升了人们的通感机制;它使独立的艺术门类过时;它再现了梦幻;当它无限制地发展后,将会逆转为程序化的超真实的艺术。其次,新媒体艺术传播的效果呈现出艺术话语权的大众化、无地域性的艺术部落群体的建立、艺术表达上的狂欢和艺术过剩与艺术欺骗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