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使用网络瘾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相关康复评定量表及基于低频振幅(ALFF)的静息态fMRI脑功能活动改变的检测,主要探讨分别运用电针与心理康复疗法对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焦虑状态及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调节的机制,并为IAD的诊断评价提供主客观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统计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IAD纳入标准的3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康复及心理康复两组,每组各16例,其中有2例脱落,1例剔除,所以实际完成研究29例,其中电针康复组15例,心理康复组14例。另建立16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给予康复治疗的两组分别采取电针康复治疗与心理康复治疗,治疗40天即两个疗程后,收集受试者前后相关的康复评定量表及基于低频振幅(ALFF)的静息态fMRI所检测到的脑功能活动改变,其中将基于ALFF的静息态fMRI所检测到的脑功能活动改变采用基于体素的全脑比较统计,再连同相关量表所得数据一起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内、组间的症状、体征、心理焦虑状况及静息态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结果显示,IAD患者的证候积分、网络瘾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康复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对改善IAD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电针康复组和心理康复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电针康复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对以上IAD相关症状改善没有显著差异。2、两组治疗前后基于ALFF的静息态fMRI检测的脑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组内比较显示,电针康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理康复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电针康复治疗对IAD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有显著改变,而心理康复治疗对IAD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改变不明显。结论:电针康复与心理康复,均能够改善患者网络成瘾程度、焦虑状态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并且电针康复可以明显改善IAD患者静息态的脑功能活动。此外,由于运用客观的fMRI对静息态脑功能的检测可以探寻认知功能的异常在IAD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fMRI寻求一种对IAD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法,以便更真实、更科学的反映IAD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