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和长柄炭角菌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涉及一种药用植物-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和一种真菌-长柄炭角菌〔Xylaria lougipes(Nits.) Dennis〕的化学成分,最后对近年来覆盆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第一章从覆盆子中共计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其中1个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二章从长柄炭角菌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第三章对近年来覆盆子的资源、化学、药理及临床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各章具体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覆盆子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及西北地区,具有补肾固精、助阳缩尿之功效,常用于肾虚遗精、阳痿、遗尿、尿频等症的治疗。从现代药理文献报道,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我们对其水溶性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R.chingii Hu中共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甾醇类化合物(1,2)和2个黄酮醇类化合物(3,4) 第二章长柄炭角菌化学成分研究:长柄炭角菌〔Xylaria lougipes(Nits.) Dennis〕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炭角菌目(Xylariai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真菌,最近有报道从该科真菌中相继分离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我们对该科真菌云南野生的长柄炭角菌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甾醇类化合物(5-7,9)和2个醌类化合物(8,10)。 第三章覆盆子研究进展:本章综述了近年来覆盆子资源、化学、药理及临床等的研究进展等。
其他文献
目的:药物进入机体血液后,部分与蛋白等成分结合,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穿过组织液膜或与受体结合进而发挥药理作用,因此,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Cf)是目前公认的体内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估的主要依据。然而监测Cf在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普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表征Cf的方法仍不完善,进而阻碍了用Cf监测和进一步研究临床药物治疗中药物药效学的变化。因此,血浆中Cf分析方法及其与药物药效学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