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重庆地区大量滑坡、降雨资料,深入研究了重庆地区前降雨诱发山体滑坡的统计规律、重庆地区降雨型滑坡的统计阈值、基于统计分析的滑坡概率预测模型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滑坡原型,制定降雨方案,开展了降雨诱发滑坡模型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科研成果:(1)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降雨特征以及降雨诱发滑坡的基本特征,获得忠县滑坡数量与年际降雨趋势规律。(2)通过对降雨诱发滑坡资料分析,得到重庆市降雨强度—历时表达式、重庆地区滑坡发生前3d累积降雨—当日降雨阈值表达式、滑坡发生前3d累积降雨—当日最大小时降雨阈值表达式。(3)选用SPSS软件分析降雨滑坡资料,得到重庆地区降雨诱发滑坡的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通过了软件拟合优度检验,运用重庆历史降雨滑坡资料实例检验,正确率为90%。并在该Logistic回归模型基础上讨论了无前期降雨时诱发滑坡的最大小时降雨与当日降雨的关系。(4)通过SPSS软件分析了降雨因子对滑坡是否发生与滑坡发生数量之间的相关及偏相关系数,最后选择4d累积降雨量进行滑坡概率分析。当前期降雨衰减系数K为0.6时,4d有效累积降雨对滑坡是否发生与滑坡发生数量的相关系数最高。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4d有效累积降雨—滑坡发生概率模型、当日最大小时降雨—滑坡发生概率模型、4d有效累积降雨—滑坡发生概率修正模型。通过历史降雨滑坡实例检验,该修正模型预报正确率有提高。(5)开展四种降雨工况下的滑坡模型试验,四组试验在降雨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崩塌、流滑、整体滑动破坏。不同雨型作用下,边坡开始破坏的临界雨量在20mm左右,中峰型开始破坏时间早于递增型降雨。(6)代入模型试验降雨参数后,两组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中现象较为一致。修正预报模型P值较有效累积降雨—滑坡发生概率P(R’)值,在试验前期阶段与试验现象更为相符。累积降雨量(低强度、长历时)更易诱发滑坡的整体破坏;而短时强降雨更易诱发滑坡局部的崩塌、流滑破坏。一定的前期累积降雨量加上高强度的降雨,易诱发滑坡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