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财政透明度进行研究,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同。根据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的相关得分数据,2009年-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财政信息公开程度普遍较低,平均水平不及格。过低的财政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难以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等。因此,深入研究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不断提升财政信息公开水平、建设阳光廉洁政府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2009年-2017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面板数据,先进行整体的统计分析,制作数据地图直观表现31个省份财政信息公开程度和年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本文发现:近年来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得分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但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不同省份财政透明度得分水平差异较大,同省份不同年度也差别较大;各省的得分差距不同年度呈波动变化;财政透明度高分区与低分区分散。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深入进行实证分析,将省级官员行为因素、省级人事变动情况与经济社会因素相结合,共同研究其对各省财政透明度得分的影响。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官员(省长)行为特征、省长换届情况、市场化指数对省级财政透明度有很大影响。具体如下:官员任期越长,所处地区省级财政透明度越低;同一年度的省长换届会抑制该年财政透明度得分的提升;上一年度存在省级人事变动即省长换届,且新上任省长来源为中央调任,则会积极提高本年度财政透明度,有着强烈正相关;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有利于各省财政透明度得分的提高。且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控制变量一经济水平也对财政透明度得分有着强烈正相关,这一点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调研研究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公共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研究税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税收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税收制度框架设计以及相
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脱媒”凸显、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利润增速逐渐放缓,净息差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