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上的分布呈现出了严重不均衡: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起初是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惠的政策得到了跨国公司的青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正逐渐减少,而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那么,是不是有别的区位因素相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而言对跨国公司有更大的吸引力呢?同时,我国东部一些外资密集的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和外资之间是不是存在联系呢?对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方式的探讨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的基础上确定了分析方法和数理模型的应用。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发现:由于规模收益、交易费用减少和知识溢出效应等作用,聚集因素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跨国公司的参与也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加入全球价值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后本文具体以山东省为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耦合关系。首先对山东省FDI的现状从总量、产业分布、地区分布、来源地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接着对山东省28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状况用CR指数、区位熵、EG指数、基尼系数4种不同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搜集了这28个制造业行业的FDI和区位熵的截面数据,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了回归,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然后以集聚度最高的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例,用199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和区位熵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由于FDI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所以利用外资促进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自然成了各级政府的重要选择。但是,自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基于外资形成的产业集群出现了外资撤离现象,这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所以本文接着分析了外资撤离对于基于不同机理形成的外资产业集群的影响,指出只有增强外资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才能保证集群发展具有持久动力,并以山东省韩资撤离为例,分析了基于韩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根植性不强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FDI产业集群、增强外资产业集群根植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