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业不仅是初中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英语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对于自身英语学习效果的检测,更是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业的作用如此重要,英语作业的设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对作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初中英语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1.哪些类型的英语作业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元认知能力?2.设计这些类型作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基于元认知理论,这些类型的英语作业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何影响?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而且还需要明白英语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做到主动学习,具备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这一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方法,即需要学生具备元认知能力。具备了元认知能力,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实现学习和认知的良性发展。从教师角度来看,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实可行途径,有助于实现“授人以渔”的教育理想,所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作业系统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元认知能力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详细解释了英语元认知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英语元认知能力的结构,将英语元认知能力进一步划分为个体对英语认知活动的认识和对英语认知活动的监控能力两个维度,结合这两个维度,作者设计了英语课堂报告、思维导图和英语实践探究活动三种作业类型。研究选取某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在作业布置中,控制班采取传统作业模式,实验班加入上述三种新型作业类型。此外,实验还包括两次问卷调查和一次访谈。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研究主要利用Office Excel 2010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来进行描述性数据分析。结论如下:以元认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的课堂主题化英语演讲作业类型、思维导图作业类型和探究性作业类型,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科学习过程的认知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科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本研究为初中英语作业类型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样本来自某一所中学的某一年级,而且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样本数量不多,因此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多更全面的研究去证实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