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要确保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变革落后僵化的旧制度,创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把被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把全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在辖区内大力倡导制度创新行为,持续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制度的创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制度,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行为进入活跃时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到来自中央指令性改革的压力,加之对制度创新预期收益的期待的不同,及对所辖区域内公众刚性利益需求的迎合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制度创新行为出现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创新领域不宽、制度创新缺乏系统性等等问题,影响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进一步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目标,而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将贯穿于政府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问题放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晰地梳理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因、特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必将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制度学派理论、政府职能转变理论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关理论的成熟观点,对昆明市政府从2008年起3年内的制度创新实践进行认真梳理,并尝试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做出分析和点评,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的思路,以期为昆明市政府下一步制度创新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