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河运输供给是综合运输供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与其他运输方式发展相比,中国内河运输发展滞后。内河运输经济与管理的研究也是薄弱环节。因此,对内河运输供给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完善运输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体系,拓展其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振兴中国的内河运输事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将经济学成熟的理论以及现代应用数学、系统工程、控制理论等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内河运输的研究中,从系统的角度展开内河运输供给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论文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内河运输供给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的比较分析,论述内河运输的优势和劣势;对中国内河运输近12年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述,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第二部分论述了经济系统资源配置理论和配置的效率理论与评价方法;提出了运输配置效率的概念并研究其分析思路;提出并论证了运输配置的高效率与运输系统结构优化的一致性;首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内河运输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部分研究了内河运输供给调控的机制和现阶段中国内河运力供给调控的思路与对策;提出并研究了用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描述运输能力的方法;运用动态系统最优控制的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基于调控基金投放的运力供给调控模型。 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态势;论述了国外内河运输发展的经验;分析了中国内河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对“两横一纵两网”地区铁路、公路、内河三种运输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这些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内河运输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战略。 本论文在运输配置效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运输能力以及运力供给调控的定量化方法方面,有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