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股权转让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活动中,隐名投资现象广泛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针对这种现象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隐名投资情形下,公司相关文件中记名的人与实际出资人相分离。这种“名实分离”的存在,极易引起纠纷,在涉及到第三人时尤其如此。由于隐名股东或显名股东擅自转让股权予第三人而引起的纠纷,集中体现了隐名投资的复杂性。这类纠纷,不仅牵涉到公司法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更重要的是涉及到隐名股东股东资格的确认,这个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学界讨论中都是令人困惑的难题。这类纠纷由于关涉到公司外的第三人,又带出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利益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这对矛盾。本文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概括了隐名股东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定;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隐名股东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论述;第三部分将隐名投资情形下的股权转让纠纷分为显名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引起纠纷和隐名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引起纠纷两种类型进行论述。本文在阐述观点时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比较分析中理解学界目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对不同学说之间进行介绍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在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笔者在分析“协议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时,认为“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为一种类似于信托的法律关系”,较之前学界存在的消费借贷合同、委托合同等观点,无疑更具合理性。在讨论隐名股东基本理论和隐名股东与其他主体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联系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遵循保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维护公司组织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体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及制裁法律规避行为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亲身经办的案例,对如何处理此类纠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对于论文不足的地方,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研究,以期得到更为完整而有意义的成果。
其他文献
各会员单位、奶业管理部门、奶(乳)业协会、奶业相关企事业及教学科研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奶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
<正>目的探讨氯氮平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03年2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氯氮平中毒患者29例,采用洗胃、维持气道通畅、肾脏替代等方法的治疗效果
会议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译介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一直步履维艰,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着各种困境。当前官方的文化外
薇拉?凯瑟是美国女作家,以描写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而著称于世。《啊,拓荒者》描写了美国中西部移民的边疆生活,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谱写了拓荒精神的赞歌。《啊,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