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瘀血质人群的体质特征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病倾向密切相关,通过了解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可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瘀血质是中医体质九分法中的一种基本的体质类型,多种研究证明,瘀血质人群易患心血管病、肿瘤、妇科等疾病。传统中医体质辨识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在微观研究上,尚无进一步的进展。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瘀血质人群的体质特征,测定瘀血质人群中血清NO、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的含量,比较平和质、瘀血质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从中探索健康瘀血质人群的特点,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体质调理提供新的方向。  方法:  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共158例,其中89例为瘀血质组,69例为平和质组,体质辨识由体检中心体质辨识医生完成。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基本信息,抽取血液样品一份,通过离心,取得其血清样品,采用ELLA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NO、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的含量。收集数据,整理观察表,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多元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平和质组与瘀血质年龄比较。平和质组与瘀血质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瘀血质组。  2.性别分布:平和质组男女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质组女性与男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3.饮食习惯:瘀血质组与平和质组均存在饮食偏颇情况,瘀血质组饮食偏颇与平和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平和质组各指标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比较。各指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5.瘀血质组各指标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比较。各指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6.平和质组与瘀血质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平和质组与瘀血质组组间NO、6-酮-前列腺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TXB2、ET水平瘀血质组与平和质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各指标、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与瘀血质相关性分析:饮食习惯、NO、6-酮-前列腺素水平与瘀血质无明显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TXB2、ET水平与瘀血质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  1.平和质组与瘀血质组年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平和质组平均年龄低于瘀血质组,瘀血质组年龄显著高于平和质组。  2.性别分布:瘀血质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质具有性别倾向性。  3.瘀血质组与平和质组中血清NO、TXB2、6-酮-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水平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  4.饮食习惯、血清NO、6-酮-前列腺素水平与瘀血质无明显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TXB2、ET水平与瘀血质具有相关性(P<0.05)。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疗法对恢复训练疲劳的作用。  方法:将30例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极大影响患者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