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Ⅱ卷与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运动中,许多国家都将课程标准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不断修订与完善其内容,从而建立起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推动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我国也不例外,在2003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导了我国十余年的课程改革之后,再次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制定出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它对原有教学内容做出了调整和更新,并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研究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只有当标准化测试与课程标准相一致时,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正向作用;只有当标准化测试与课程标准相一致时,才能使教学向着课程标准与国家所起期望的方向发展;只有当标准化测试与课程标准相一致时,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教学。近年来,研究高考化学试题与2003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间吻合程度的文献均表明,两者间不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关系。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已有两年之久,为了启迪当下的教学与高考,并引起一线教师与高考命题者对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视,本文采用SEC分析工具,研究了2017年至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Ⅱ卷与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间的一致性及一致性趋势,以及同课程标准相比,三份试卷在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上的偏差。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试卷进行编码,分别创建二维矩阵统计表,并将其转换成二维矩阵比率表。接下来将二维矩阵比率表中的数据带入一致性系数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出一致性系数值。最后分别从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两个维度上,通过图表对试卷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给出当下的教学建议与命题建议。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至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Ⅱ卷与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间不具备显著的一致性关系,在内容主题维度和认知水平维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一致性系数呈上升趋势。在内容主题维度上,同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比,三份试卷均加大了对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的考查力度,减弱了对主题“物质的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化学与社会发展”、“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的考查力度。其中,三份试卷对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考查,占比率均为0。在认知水平维度上,同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比,三份试卷均明显加大了理解与应用这两个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均减弱了对认识和知道这两个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对认识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减弱最为明显,对于知道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偏差较小。
其他文献
考虑压电耦合效应,通过传递矩阵-二维谱分析研究了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板稳态SH波的频散特性和瞬态SH波的传播特性。数值分析表明:压电耦合作用提高了SH波的截止频率和相速度;由表
利用虚拟电子工作平台(EWB)软件仿真分析一个中子注量率时空分布的探测系统中应用的电流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避免了复杂的数学理论计算,得到了直观的结果,为其调试工作提供了
采用热塑性颗粒对双马基体复合材料层合板HT3/QY8911进行层间增韧,制备未加入增韧颗粒的对比件和加入增韧颗粒的改性件。通过准静态压痕(QSI)实验和冲击后压缩实验,研究了层间增韧
本文作者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了纤维在基体中埋深长度及基体对纤维的包裹厚度等几何因素对纤维拔出实验中界面应力分布和断裂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理想界面(纤维与基体间完
描述了LPC算法在定点DSP系统中的实现.先介绍了LPC算法的原理和系统中所使用的DSP芯片--ADSP-2191与LPC算法实现有关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描述了LPC算法在ADSP-2191上的具体实现
通过对树脂基材料高温热解反应过程中热化学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高温烧蚀相变特性和热变形行为.假设材料体积烧蚀后,热解生成相介质
介绍了一个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分布控制系统,系统基于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连接,节点用嵌入式平板计算机实现.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已应用于HIRFL-CSR前端
主要讨论了非自治非线性时滞差分方程的线形部分为 2周期系数与非周期系数的两种情形 ,获得了关于零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