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的运动能力,还会对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因其损伤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目前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相当缺乏。在跳跃落地、侧切变向等高危动作中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小,外翻角度增加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常被用以评价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性。神经肌肉疲劳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现象。随着疲劳的进展,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肌肉力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的运动能力,还会对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因其损伤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目前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相当缺乏。在跳跃落地、侧切变向等高危动作中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小,外翻角度增加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常被用以评价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性。神经肌肉疲劳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现象。随着疲劳的进展,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肌肉力量下降,肌群间协同收缩方式异常等变化可能直接影响着关节的运动表现。然而,疲劳是否会增加ACL损伤风险却尚未有定论,不同研究中神经肌肉疲劳判定程度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仅有少量学者初步探讨了疲劳程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但相关研究仍需丰富。其中,对维持膝关节动态稳定非常重要的屈膝肌疲劳程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性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综上,本研究采用膝关节屈肌重复抗阻收缩疲劳诱导模型,通过对比观察四种疲劳程度时下肢关节在跳跃落地任务中的运动学、动力学表现及肌肉的收缩情况,分析探究不同疲劳程度对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并可为制定更为综合、有效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预防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6名健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HUMAC等速测试系统,令其优势侧下肢以180°/s的角速度进行连续屈膝抗阻等速收缩诱导疲劳,将连续3次未能达到最大屈膝力矩的75%、50%及25%分别判定为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及重度疲劳。受试者分别于疲劳前、不同程度疲劳后执行向前跳跃并单腿落地的动作任务,Kistler三维测力台、Noraxon表面肌电仪、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相应数据。本研究所有的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不同疲劳程度之间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肌电学参数的差异,显著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不同疲劳程度时跳跃落地任务中下肢运动学指标变化:不同疲劳程度时初始触地时刻(p=0.010)及峰值V-GRF时刻(p=0.010)的髋关节屈曲角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度疲劳后初始触地时刻(p=0.012)及峰值V-GRF时刻(p=0.011)的髋关节屈曲角度均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重度疲劳后初始触地时刻(p=0.021)及峰值V-GRF时刻(p=0.026)的髋关节屈曲角度也均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不同疲劳程度时初始触地时刻(p=0.044)及峰值V-GRF时刻(p=0.005)的膝关节屈曲角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度疲劳后初始触地时刻(p=0.029)及峰值V-GRF时刻(p=0.005)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均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重度疲劳后初始触地时刻(p=0.024)及峰值V-GRF时刻(p=0.006)的膝关节屈曲角度也均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2)不同疲劳程度时跳跃落地任务中下肢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同疲劳程度时初始触地时刻的膝关节伸展力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其中中度疲劳(p=0.033)及重度疲劳后(p=0.013)的膝关节伸展力矩均显著大于无疲劳阶段。(3)不同疲劳程度时跳跃落地任务中下肢肌电学指标变化:不同疲劳程度时的腘绳肌(p=0.000)及外侧腓肠肌(p=0.002)的肌肉激活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中度疲劳后的腘绳肌(p=0.000)及外侧腓肠肌(p=0.018)激活率均显著小于轻度疲劳阶段;重度疲劳后的腘绳肌激活率分别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p=0.002)、轻度疲劳阶段(p=0.000)及中度疲劳阶段(p=0.010);此时的外侧腓肠肌激活率显著小于无疲劳阶段(p=0.007)及轻度疲劳阶段(p=0.000)。结论:(1)女大学生在执行跳跃落地任务时下肢关节的应对策略受屈膝肌疲劳程度的影响:轻度疲劳时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表现尚无明显变化,但在中、重度疲劳后的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小,膝关节伸展力矩增大,疲劳对ACL损伤风险性的影响可能存在程度拐点,中度疲劳后会使ACL在跳跃落地动作中存在更大的损伤风险;(2)女大学生在执行跳跃落地时其下肢腘绳肌和腓肠肌的激活程度在中度疲劳后呈现持续下降的特点,这可能是导致其下肢关节相应的应对策略发生改变,从而增加ACL损伤风险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膦酸的酸性介于羧酸与磺酸之间,且具有高度自我离解的特征,既能够接受质子(碱),也能提供质子(酸),这种两性特征使得膦酸形成氢键的程度远大于磺酸。含膦酸基团(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已经成为开发在高温和低湿甚至在无水状态下能够呈现较好质子传导能力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新的质子交换膜的重要选择。含膦酸基团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不仅有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而且具有较高热稳定、化学稳定性,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超强的抗氯
协作促进是指先前协作提取的经验对后续的个人提取具有积极影响,即先前经过协作提取的个体的个人最终回忆成绩比先前经过个人单独提取的个体的个人最终回忆成绩好。前人关于协作促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阶段的协作对最终个人回忆成绩的影响,并且对于协作促进的原因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编码阶段的协作对最终个人回忆成绩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了协作促进的原因。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采用2(编码条件
世界各国,尤其是众多发达国家,其经济繁荣的代价是在化工、电厂、建筑、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领域中所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微粒粉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空气污染对全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健康状况造成巨大威胁,而作为城市大气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微粒污染,日益受到国内外广大科学研究者及环保学者的关注。在自然环境、工业生产及运输中,微粒粉尘往往呈现自由下降或者悬浮状态。因此,对常温条件下的自由下落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中文教育生态发生改变,在线上教学成为汉语教学“主课堂”的背景下,各国孔子学院纷纷将汉语课堂从线下移到了线上。在此期间,笔者作为海上丝路孔子学院的待派志愿者,应孔院教学安排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线上教学,教授的课程为初级商务汉语。本文将以泰国博仁大学经贸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为例,综合考虑教学对象、课型等因素,对面向泰国学生的线上初级商务汉语课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实
情绪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过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不仅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社会功能及生命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者从儿童期虐待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个体成年后情绪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但目前相关研究结果尚未得出较为统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和自我决定论为基础,考察儿童期虐待对负性情绪的影响,以及安全感、友谊质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儿童期虐待量表(Chi
课堂走神被认为是课堂上最普遍的行为之一,不仅会对高中生造成学业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记忆力受损等不良后果,还会影响高中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优秀习惯的养成。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可能是高中生课堂走神的原因之一,即高压力状态下的学生更容易在课堂上出现走神行为。此外,意志控制能通过调控注意力和抑制不良行为减少走神,学业压力上升会对个体的意志控制产生损耗,由此可见,意志控制可能是学业压力与课堂走神之间的中介变量。本
全队防守战术执行的成功与否离不开防守基础配合的合理运用。要提高全队防守战术的质量,必须重视防守基础配合运用的效果。只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防守基础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全队防守战术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5场比赛中防守基础配合运用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防守基础配合运用方面的不足及与对手之间的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度注重经济效益而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事件频发,而保护民众私益的普通民事诉讼制度又难以提供有效法治保障,为有效保护公共利益,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运而生。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该制度已运行了5年多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当前实践情况来看,仍存在大量影响其有效运转的问题,亟需予以解决和优化。为此,本文拟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
背景和目的:近些年来,女大学生扁平足的高发应该引起社会重视。其中,柔韧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FFF)是功能性改变,其足弓具有可逆性,足弓高度随有无负重而发生变化。这一阶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预防其进一步发展成结构性的僵硬性扁平足相当关键。柔韧性扁平足的内侧纵弓降低主要是由足部和下肢肌肉、肌腱力量较弱引起,因此,以加强肌肉功能为着眼点的运动干预方式可能是防治柔韧性扁平足的首选
和球运动是以唐代隔网蹴鞠为基础,借鉴现代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形成的一项现代民族体育运动,其思想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有序实施,和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迄今为止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在体育事业及传统文化被高度重视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让和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好的推广,如何发挥和球运动的民族文化价值是和球运动当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