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马排作为山西省阳泉市娘子关镇下董寨村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最早由村民模仿军队信使骑马传递信息的活动产生,后来演变成村庄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并于2013年申请为山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集体记忆的视角对跑马排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梳理跑马排发展的历史阶段,剖析传承中面临的问题,挖掘跑马排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蕴意与当代文化价值,唤醒当下人们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访谈和口述史等方法,以中国传统古村落下董寨村的跑马排为个案,挖掘与整理不同历史时期村落中关于跑马排的集体记忆。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相关集体记忆和民俗体育等内容的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主要运用集体记忆理论对跑马排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活动的场域、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从集体记忆角度探析了跑马排不同时期蕴含的社会功能;第四部分分析了跑马排现实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有效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1、起源于汉代的跑马排是一项具有明显军事化色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最早由下董寨村村民模仿军队信使骑马传递信息发展而来:下董寨作为古时的军事驿站,常有信使骑马而过,下董寨人为纪念先人,将古时军人骑马传递信息的活动逐步演变为一种民俗体育活动。跑马排历经一千八百多年从不间断,跑马排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发展期、曲折期、新时期。2、千百年来下董寨村的跑马排活动在模式上并未有大的变动,其主要形式一直在围绕“仪式”和“操演”两部分进行。它的仪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报灯官、租马、设立组织机构、接印、查灯、行香和跑马;“操演”部分主要围绕跨马巡街焚香祈福、热身跑和正式跑三个方面进行,这两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有所不同,体现了民俗体育活动与村民之间的互动。3、集体记忆的功能理论表明:跑马排在明清时期主要是用来祭祀祈福、祛除邪恶,保佑村庄风调雨顺;在改革开放后则具有健身、娱乐、经济和认同的功能。4、跑马排传承的集体记忆研究表明,跑马排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后备人才短缺、村民专业知识短缺,训练缺乏科学性、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研究者提出:发挥政府传承方式的主导性、发挥跑马排传承人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传承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等方式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