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实习护生的自我和谐性、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现状,探讨实习护生的自我和谐性与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了解具有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临床实习护生在自我和谐性、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获取了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5份。研究工具共4个,分别为自我和谐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和谐现状为:常态组216人,占样本总体的66.5%;高自我和谐组37人,占11.4%;低自我和谐组72人,占22.1%。与全国常模比较,本、专科实习护生自我和谐的三个维度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在不同年龄组、农村与城市、不同学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2.46,处于低自我效能感在组的有65人,占样本总体的20%。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幻想因子、合理化因子、退避因子、自责因子。其中,解决问题因子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退避因子在农村与城市、是否独生子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和谐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即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呈负相关,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即自责因子、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呈正相关,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责因子、幻想因子、退避因子呈负相关。结论(1)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和谐性较好,但其中自我的灵活性较差,并且仍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处于不和谐状态;临床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缺乏自信心;临床实习护生面临压力虽然多采用解决问题及求助类成熟的应对方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幻想和退避这类不成熟的应对方式。(2)自我和谐与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实习护生自我和谐性越低,其自我效能感越差,越倾向于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3)从自我和谐的角度观察,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较好,但是护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时,处理问题的灵活性较差,对突发事件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较低,并且缺乏自信心,面对压力时依然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由此提示,护理教育工作应重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自信心及应对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培养护生的护士职业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