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岛群岛之小钦岛植物群落结构及群落谱系构建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岛屿型生境是研究群落结构以及群落构建的理想场所。采用样带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先后两次对小钦岛的森林群落进行了详细的植被调查。基于20条样带、149个样方,以乔木层植物、灌木层植物和草本层植物为研究的对象,具体分析了小钦岛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并基于谱系结构的方法推断了群落的构建过程,可为庙岛群岛以及其他岛屿植物群落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1)小钦岛共记录的植物有100种,隶属于38个科、86个属。其中,裸子植物仅黑松1种,被子植物有99种。小钦岛有乔木植物16种,灌木植物26种,草本植物49种,藤本植物9种。小钦岛物种没有大科和较大科,中等科也只有豆科和菊科两科。没有包含5种植物以上的植物属,含4种植物的植物属也仅有胡枝子属和蒿属两属。小钦岛物种几乎都是单型科和单型属。(2)乔木层优势种比较突出,黑松为建群种,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刺槐为亚优势种,乔木层少伴生树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种类都比较丰富,伴生种和偶见种众多。灌木层优势种是一叶萩、扁担杆和红花锦鸡儿等阳生植物。草本层的优势种主要是大披针薹草、白莲蒿和艾等。(3)小钦岛森林群落中植物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大山顶南坡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沙池小山。大山顶的西北坡和东北坡以及东北顶的北坡和西北坡的物种多样性最低。(4)小钦岛森林群落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数值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数值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小钦岛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是南坡高北坡低,西坡高东坡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是南坡高北坡低,东坡高西坡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是大山顶东南坡最高。沙池小山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物种多样性都比较高。(5)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影响小钦岛物种多样的因素主要有坡度、有机质、有效钾和速效磷等。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明显,但是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影响也不明显。(6)小钦岛20条样带之间的相似性系数都比较大,各样带之间植被类型比较相似,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按照优势种将小钦岛的乔木层群落划分为黑松纯林和黑松-刺槐混交林两大类型。其中,黑松-刺槐混交林又划分为A型(只有黑松和刺槐,且黑松为建群种)、B型(黑松为建群种)、C型(刺槐为建群种)和D型(黑松和刺槐同为建群种)4小类。基于灌木层重要值,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灌木层划分为一叶萩群丛、一叶萩-红花锦鸡儿群丛、一叶萩-胡枝子群丛、一叶萩-扁担杆群丛、一叶萩-扁担杆-红花锦鸡儿群丛、一叶萩-扁担杆-黑弹树群丛和一叶萩-扁担杆-小叶鼠李群丛7种类型;基于草本层重要值,将草本层划分为白莲蒿群丛、大披针薹草-白莲蒿-鹅观草群丛、大披针薹草-白莲蒿-芒群丛、白莲蒿-芒群丛、白莲蒿-大披针薹草群丛和艾-大披针薹草-鹅观草群丛6种类型。(7)借助成熟的DNA条形码技术确定植物种属,在Phylomatic在线软件和Figtree软件帮助下建立了小钦岛物种的谱系树。借助R语言里的picante软件包、ape软件包求得NRI和NTI,对小钦岛植物物种进行谱系结构分析。小钦岛20条样带所在的群落其物种谱系结构均是发散的,说明小钦岛上的植物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比较远,即海岛与陆地的生境隔绝对小钦岛植物类型的分布的作用不明显。在小钦岛20条样带,45%样带所在的群落内部亲缘关系较近物种的谱系结构表现为聚集,55%样带所在的群落内部亲缘关系较近物种的谱系结构表现为发散。
其他文献
靶向纳米载体在改善化疗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对肿瘤组织和细胞的选择性、降低化疗药物的系统毒性和克服多药耐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表面暴露靶向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