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氮唑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过渡金属离子(Zn2+,Cd2+,Cu+,Hg2+)和三种不同有机腈配体,设计合成了三个不同系列的四氮唑配位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   第一章是前言部分,由金属有机化合物引出了配位聚合物发展、分类、制备方法、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四氮唑配合物化合物研究进展及热点应用。   第二章通过乙腈与叠氮化钠的原位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三种新颖的异核四氮唑配合物。所有的配合物都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簇/链结构和Mtta配体构筑形成的3维框架结构。研究结果对Demko-Sharpless关于四氮唑合成理论在异核领域作了近一步的补充,显示作为催化剂的路易斯酸盐中的金属在与碱金属盐共存时,具有配位优先性,而且尽可能的占据最低能量位阻位置,即采用1-配位模式。   第三章通过原位反应合成出了两种新颖的苄基四氮唑配合物。并且对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这两种配合物分别在449和396 nm处显示强的荧光性能;   第四章采用Hg(Ⅱ)盐作为催化剂,利用吡嗪腈与叠氮化钠通过原位反应合成Hg(Ⅱ)的四氮唑配合物。这种方法为合成其它的含Hg(Ⅱ)配合物的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乙烯裂解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效化,其运行参数愈加苛刻,结构和用材愈加复杂,发生各种损伤和事故的几率有所增多。本工作通过对某厂3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
本论文根据我国农药制剂技术相对落后,不但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高毒、高残留现象,且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用的农药高渗增效剂产品的现状,对BJ系列的农药高渗增效剂在农药中
学位
随着城市水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对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常用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中,生物膜法比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和运行稳定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和推广,其中,生物填料的性能是决定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的关键,因而研发出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开发出合理的处理工艺是环境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大豆秸秆作为生物膜载体,在同一反应器中构建出单池切换型生物膜系统,实现生物系统缺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以与80%的陆生植物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在共生过程中钙离子是AMF细胞内信号物质,可与大部分的细胞外刺激物结合从而引起特异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