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化:加工园区带动型模式研究——以嘉鱼县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产业化是在蔬菜产区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化形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嘉鱼县就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始了蔬菜产业化经营。随着嘉鱼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不断攀升,嘉鱼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全国蔬菜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嘉鱼县蔬菜市场供给充足、竞争激烈,再加上现有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嘉鱼县蔬菜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渐凸显出产业化链条难以延伸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嘉鱼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虽然现在在潘家湾建立批发市场和冷库,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嘉鱼县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选择适合嘉鱼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结,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概括分析蔬菜产业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和查阅宏观文档及电子资料,对嘉鱼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嘉鱼县现有的蔬菜产业化经营现状和经营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嘉鱼县蔬菜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现有的蔬菜产业化模式的经验,构建了加工园区带动型蔬菜产业化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运行机制。然后一方面从博弈论、经济利益圆周模型和交易费用理论三个角度对合作组织带动型与加工园区带动型蔬菜产业化模式进行对比评价,得出加工园区带动型蔬菜产业化模式更加具有优越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嘉鱼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加工园区盈利能力的估算,从农户参与意愿和给农户带来的增收两个角度,分析在嘉鱼县构建加工园区带动型蔬菜产业化模式的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农户愿意加入该模式,农户加入该模式后所获得的人均收入增加额为1305.42-1826.19元。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到46.62%-65.22%。加工园区带动型蔬菜产业化模式推行的预期效果较好,是嘉鱼县未来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走向。笔者认为该模式在嘉鱼县的推行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加工园区,因此本文最后主要围绕加工园区的建立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分布式电源由其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向电网提供电能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等方面。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将分
随着医疗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民营资本和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医疗市场并与公立医院争夺核心人才,公立医院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并用好人才,将给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医院带来巨大的挑战。
学位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实力增强的保证。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它关乎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非独占性的特点。传统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没有很好的考虑投资过程中的决策柔性,因而往往错误估计了投资项目的价值。技术创新投资中包含着延迟投资期权、扩张投资期权、终止投资期权等实物期权;且在寡头市场结构
新闻传播的过程不仅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总是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传受双方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