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经济发展方式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以及自己的家园。陕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重点建设的生态环境基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矿业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是当前地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乱采乱伐、过度放牧。在陕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现阶段对陕北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本文分析了陕北经济发展方式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陕北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出发剖析了陕北土壤、矿产以及发展的重工业,认识到不合理的开采、耕种、放牧、建筑施工等人为破坏是导致土壤侵蚀以及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的重要原因。(2)总结了陕北经济目前的趋势。简单的概括为:从弱势到强势,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从强市到富民。陕北的支柱产业为第二产业,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利用陕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文化基地,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陕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偏向重化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粗放。(3)以1990年—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从中得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未开发土地数量不断下降,耕地出现了先下降后增长又下降的趋势。林地、草地面积有所增长。(4)陕北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但农民的收入偏低。第二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加剧了耕地的压力。过度的放牧、开采,建设设施、道路的施工破坏了植被,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破坏了大气等。退耕还林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起到正面作用。(5)本文在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有效措施,总结归纳了陕北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陕北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性的思考,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陕北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 白塞氏综合征的患者因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面的变化而提示为自身免疫,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环磷酰胺与硫唑嘌呤等药物已证明有效,本病例经硫唑嘌呤治疗后,有优
目的:携带pEGFP/A2M(FP6)的神经干细胞(NSCs)定向移植到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内,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迁移,脑内Aβ沉积的变化,以及对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A
土地作为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因此,对现有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为相关产业布局调整提供参考,对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实现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是实现节水农业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室内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人生大约70%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室内的污染相对于室外高出很多倍。
<正>2007年仲夏,洱海之西,薄风阵雨中,我行走在苍山脚下的田野里;葱绿的稻田上,镶嵌着一块块方正的玉米地;几把彩色的雨伞在田埂的线谱上跳动,由近及远,消失在绿荫掩映的村落
期刊
数学情境化教学是教师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数学情境化教学具有充满智慧与美、用情感作为沟通纽带、
根管治疗(RCT)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但难治性根尖周炎常常在经过反复多次常规RCT后,根尖周病变仍然迁延不愈,是临床治疗的新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难治性
目的观察化滞柔肝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口服、
CT灌注成像技术不仅在脑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趋于成熟,而且也广泛用于脑部原发性肿瘤的研究。脑胶质瘤约占所有脑部原发肿瘤的60%,就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定性诊断、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