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以及自己的家园。陕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重点建设的生态环境基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矿业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是当前地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乱采乱伐、过度放牧。在陕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现阶段对陕北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本文分析了陕北经济发展方式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陕北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出发剖析了陕北土壤、矿产以及发展的重工业,认识到不合理的开采、耕种、放牧、建筑施工等人为破坏是导致土壤侵蚀以及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的重要原因。(2)总结了陕北经济目前的趋势。简单的概括为:从弱势到强势,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从强市到富民。陕北的支柱产业为第二产业,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利用陕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文化基地,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陕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偏向重化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粗放。(3)以1990年—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从中得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未开发土地数量不断下降,耕地出现了先下降后增长又下降的趋势。林地、草地面积有所增长。(4)陕北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但农民的收入偏低。第二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加剧了耕地的压力。过度的放牧、开采,建设设施、道路的施工破坏了植被,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破坏了大气等。退耕还林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起到正面作用。(5)本文在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有效措施,总结归纳了陕北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陕北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性的思考,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陕北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