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客户对订单价格、产品多样性、质量和交货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企业按库存生产(Make-to-Stock,MTS)逐步向按订单生产(Make-to-order,MTO)转变。从订单处理开始到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装配、出厂检验等系列环节,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和多项业务活动的协调合作。尤其在订单接受过程中,订单处理成本过高,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订单价格不唯一,订单到达时间具有随机性,使MTO企业意识到订单接受决策的重要性。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莫测,MTO企业无法准确预测未来订单的产品需求变化,且客户需求日趋个性化,订单到达方式趋于多元化,需要MTO企业针对不同的订单到达方式提出不同的订单接受决策方法。在订单接受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订单属性,且属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影响程度也不相同,需要MTO企业对订单属性进行约简。结合灰色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变精度粗糙集的订单属性约简方法,简化了订单接受决策属性体系,并得到订单价格是影响订单接受决策的关键属性。对于MTO企业接受非竞争型订单的情况下,客户订单主动到达企业,企业决策者需要及时对客户订单是否接受做出决策。在企业产能固定的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订单分层排序的非竞争型订单接受决策方法,通过计算订单综合收益对客户订单进行分层排序,并结合当前企业的产能分配情况,对客户订单进行选择性地接受。对于MTO企业接受竞争型订单的情况下,客户订单被动到达企业,企业需要参与竞标才能赢取订单。综合订单价格、产品质量和延迟交货期三个订单属性,提出了一个基于招投标博弈分析的竞争型订单接受决策方法,结合博弈论和招投标理论的思想,分析了投标人的最优投标策略,得到具有最高产品质量和最短延迟交货期类型的投标人能够获得最大期望利润,同时也能带给招标人最大的效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