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早期预防和治疗T2DM血管病变提供相应理论证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on-CAS组)84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72例。入院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尿酸(UA)、血清钙(Ca)、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25(OH)D3水平等指标。所有数据均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选择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在二分类资料中,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t检验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以是否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个变量的OR值、P值,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经t检验分析显示CAS组患者的年龄、BMI、HOMA-IR较Non-CAS组的大,病程较Non-CAS组的长,SBP、UA、CRP、FIB、Hb A1c水平较NonC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DBP、TC、TG、LDL-C、HDL-C、血清Ca水平经t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卡方检验分析显示CAS组中合并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的患者人数明显较Non-CAS组中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构成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25(OH)D3水平经t检验分析显示CAS组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Non-CAS组高,25(OH)D3≤35.79mmol/l的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是25(OH)D3>35.79mmol/l患者的4.68倍。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血清25(OH)D3水平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