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新闻报道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新闻报道的研究重点从内部结构、社会功能分析转移至认知理解分析。当代认知科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地震新闻报道分析进行了初步尝试,从认知角度探究新闻报道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试图找出中英文地震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用法特点及其异同之处。
本文选取中英文主流报纸对新近发生的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的新闻报道为语料,采用定量、定性和对比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两方面对语料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一方面运用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1980)论述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地震新闻中概念隐喻的映射过程;另一方面运用莱考夫(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理论分析英汉文化中的隐喻认知模式。结果显示:中英文地震新闻中普遍存在12种隐喻模式,其中以战争隐喻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旅途隐喻和人类隐喻;地震新闻中的隐喻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和文化相对性的特点;中英文地震新闻中的概念隐喻由于源于相似的体验和认知具有相似性,同时由于英汉的文化差异又略有不同。
上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新闻报道分析可以更好的分析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从总体上验证莱考夫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阐释力,从而从微观的和思维的深层角度进一步观察人们的语言思维本质。总之,本研究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而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隐喻研究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