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之平壤战役清军失败的原因及影响探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壤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重要节点。本文主要通过平壤战役爆发的背景与战争经过两方面来探讨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在战争开始之际,清军就没有任命合格的指挥官。而后清政府又在没有深入调查清楚的情况之下就轻信了叶志超,并任命其为指挥官。作为李鸿章的亲信,叶志超奉行其消极防御思想,不主动出击,这给日军进攻提供了机会。起初清军入朝的目的是为了援助朝鲜,平定内乱,所以深受百姓欢迎,但清军松散的军纪却让朝鲜人民深恶痛绝。此外清军还忽视情报搜集,不管是战前还是战争中,都缺乏对敌方的了解。归根到底,清军的失败,是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相比之下,日军在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建立了完善的兵站体系,反应出日本军事制度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也因此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平壤战役给清、朝、日三国带来了深远影响。清军的失败,使清朝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也加速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中朝宗藩关系的解体。而后日本的对清观开始发生转变,征服清朝的决心更加坚定,使得这场战争的战火延伸到了清朝境内。平壤战役后清朝的势力从朝鲜退出,日本加紧对朝鲜的全面控制,在此过程中,同沙俄不断争夺在朝鲜的最大利益,加剧了朝鲜国内的动荡与不安。随后日本全面控制朝鲜,使朝鲜开始走向殖民地的深渊当中。
其他文献
从配合比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田间装配式混凝土渠道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田间
[病例]男,67岁.2002年11月体检时查肝功能示丙氨酸转氨酶等异常,收入院.
王文韶,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臣。一些人称赞他稳成持重,熟悉做官的职分(“详练吏职”);也有人批评他“明于趋避”,不肯承担责任。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之际,清政府选择他接替李鸿
“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怎样发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优势,科学培养幼儿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幼教工作者的愿望。在幼
<正> 二尖瓣腱索断裂继发于其它心脏病,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易被忽视,影响及时治疗及预后。本文5例在首诊均有失误,特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例1,男,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