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萨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登上了理论舞台,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奠基人萨义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开放性,仿佛具有某种魔力引得东西方争相谈论,时至今日仍未过时。他的后殖民思想极为丰富,内容涵盖了性别、种族、文化、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在众多的关于萨义德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习惯于谈论他的后殖民文化观,亦或者巧妙地吸收其后殖民思想中的概念术语用于推衍自己的理论实践。本论文则希望能够做一点不同的工作,从萨义德广博的后殖民思想中清理出他的文学批评观。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思想是深邃的,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从五个角度展开对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观的研究。第一章,从思想渊源上探索萨义德后殖民批评形成的基础。特殊的身世造就了萨义德独特的生命体验,童年的殖民记忆挥之不去,他把自己定位为流亡者、边缘人、内心孤独的漂泊者,他身处异国冷静省思后殖民文化不平等的种种根由。第二章,萨义德后殖民批评的人文理念,萨义德接受的是纯正的西方教育,人文主义与民主理念是其思想的核心,他以此来观照文学,把文学看成叙写现实的文本,总是试图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找出它们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萨义德的人文主义与民主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优秀的文学批评实践品格。第三章,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批评方法,在人文主义理念的指引下他创造了语文学的批评模式,同时他还把音乐理论融汇到文学批评中创造出了对位阅读模式。第四章,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是具有策略性的,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从文学的现世性、文化性入手建构世俗文学批评。第五章,萨义德后殖民批评的局限,理论不是完备之物,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同样具有局限性,与政治的暧昧关系,跨学科解读的非专业性以及诠释尺度把握的不确定性都是萨义德后殖民批评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