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猛,国产铁矿石已远远不能满足钢铁公司的需求。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2009年进口铁矿石6.28亿t,比2008年增加进口1.84亿t,增长41.6%。由于中国铁矿石的需求量在持续迅猛增长,开发我国铁矿石资源,减少对进口矿石的依赖程度,成为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拥有大量难选铁矿资源,由于难以选分富集而未能被充分开发利用。深度还原技术采用的是先冶后选的工艺流程,在处理难选铁矿石时有一定的效果,为实现难选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减轻我国钢铁工业对国外资源的依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某地赤铁矿为研究对象,该赤铁矿为鲕状,铁矿物粒度很细,铁矿物之间、铁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是一种极其难选的贫细杂铁矿石,因此采用传统的选矿方法难以使其有效分选。本试验对某地鲕状赤铁矿的深度还原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度还原工艺主要影响因素有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焙烧矿样厚度、矿样粒度、矿样配比(铁与煤)等。通过深度还原条件试验得出以下结论:焙烧温度在1448~1573K之间时,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效果越来越好,适宜的还原温度为1523K。焙烧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深度还原反应,综合考虑还原效果和经济效益将还原时间定为30min。物料厚度对深度还原的影响较大,适宜的料层厚度为30mm。矿样质量百分比(铁:煤)接近2:1时,还原效果较好。矿样粒度和煤的粒度对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较小,矿样粒度定为<2mm,煤样粒度定为<1.5mm。本次试验采用的深度还原磁化焙烧,为以后的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