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党既没有象恩格斯提出的那样对属于“中等农民”的中农采取关门政策,也没有象列宁提出的那样对上层中农采取中立政策,而是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联合、团结政策。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团结中农的必要性;中国中农阶级自身的特点即中农的经济、政治地位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为团结中农提供了可能性。团结中农政策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发展。党团结中农的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贯穿于整个土地斗争的始终。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团结中农政策的提出和初步实施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团结中农政策的形成和曲折发展阶段;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是团结中农政策的成熟和完善阶段。我党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地解决团结中农问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正确划分中农的阶级成分是团结中农的前提条件;团结中农必须给中农以看得见的经济、政治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团结中农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和“单纯贫雇农路线”两种错误倾向;对富农阶级的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团结中农的效果;必须动态地观察中农问题,根据中农阶级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