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目前矿山防治水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高村露天采场疏干及防排水工艺的研究。文中分析了高村铁矿矿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现场水文地质调查、节理统计、抽水试验及降雨资料的收集,将矿区的含水层概化为一个基岩裂隙含水介质系统,利用矿坑疏干涌水量资料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建立了高村矿区地下水非承压水流数值模型。水流模型经过参数识别和验证,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模拟效果,这也保证了利用模型来预测未来矿坑疏干涌水量的可信度。在地下水水流模型的基础上,按照高村采场的开采计划,分别设计并建立了基于防渗帷幕截流、坑外井群排水和地下聚水廊道集中排水三种方法的地下水疏干预测模型,模拟了这三种方案在采场的疏干情况。从施工工艺及疏干效果的角度,论证并否定了井群排水与防渗帷幕截流这两种方案在高村采场的适用性。围绕聚水廊道排水疏干方法,对其在本矿区建设实施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聚水廊道系统的构筑设想最后,以聚水廊道疏干系统为参考,引入水平孔取水技术,提出了水平辐射井疏干的方案。对比了聚水廊道疏干方法和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后者的优势。此外建议在高村采场开展必要的相关试验后,将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案正式应用于矿坑疏干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