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脑电图评估神经重症昏迷患者预后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观察量化脑电图对神经重症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能力及临床价值,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相对频带能量等量化脑电图参数对神经重症昏迷患者预后预测的可行性;分析量化脑电图参数与神经重症昏迷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适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使用的脑功能监测手段,提高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度,指导诊疗计划的制定及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病房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昏迷患者,收集基本资料、既往史、昏迷原因、入院时GCS评分、量化脑电图参数。按如下方法进行分组:按入院时或转入ICU时GCS分组,GCS≤5分为A组,6分≤GCS≤8分为B组;发病1个月及1个月内死亡者纳入死亡组,发病1个月后仍存活者纳入生存组;发病90天后的临床结局或90天内死亡为终点,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估,1-3级为预后不良,4-5级为预后良好。分析比较不同分组之间上边界、下边界、波谱带宽、δ相对频带能量(1-3Hz)、θ相对频带能量(4-7Hz)、α相对频带能量(8-13Hz)、β相对频带能量(14-30Hz)、δ/α功率比值(DAR)及δ+θ/α+β(DTABR)等指标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将与90天预后不良相关的量化脑电图参数及临床指标建立ROC曲线模型,评估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研究对象47名,其中男性3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1.45±17.185岁),A组30例,B组17例,死亡组11例,生存组36例,90天预后良好组16例,预后不良组31例。2.A组和B组间GOS有统计学差异(Z=-2.755,P=0.006),量化脑电图参数中,δ相对频带能量(Z=-2.081,P=0.037)、α相对频带能量(Z=-2.458,P=0.014)、β相对频带能量(Z=-1.993,P=0.046)、DAR(Z=-2.435,P=0.015)、DTABR(Z=-2.026,P=0.043)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上边界、下边界、带宽、θ相对频带能量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年龄、上边界、下边界、带宽有统计学差异,δ相对频带能量、θ相对频带能量、α相对频带能量、β相对频带能量、DAR、DTABR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生存组及死亡组在不同a EEG分级间人数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2.854,P=0.002),a EEG分级越高,死亡患者所占比例越大。相关分析提示年龄、a EEG分级与1个月死亡率呈正相关,上边界电压、下边界电压及带宽与1个月死亡率呈负相关,其中,a EEG分级与1个月死亡率相关性最强(r=0.504,p=0.000),其次为下边界电压(r=-0.422,p=0.003)。4.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间GCS、上边界、下边界、带宽、δ相对频带能量、α相对频带能量、β相对频带能量、DAR、DTABR有统计学差异,θ相对频带能量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 EEG分级与长期预后相关性的研究中,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不同a EEG分级之间的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1,P=0.006),a EEG分级越高,预后不良患者所占比例越大。5.将量化脑电图参数、a EEG分级与GCS评分、90天GOS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入院GCS评分与α相对频带能量成呈正相关,与DAR、DTABR、a EEG分级呈负相关。GOS分级与a EEG上边界、下边界、带宽、θ相对频带能量、α相对频带能量呈正相关,而与a EEG分级、δ相对波功率、DAR、DTABR呈负相关。GCS与GOS呈正相关(r=0.447,P=0.002)。6.将与90天不良预后相关的量化脑电图参数及临床指标分别建立ROC曲线模型,结果提示DAR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果最佳(曲线下面为0.758,灵敏度0.806,特异度0.625),优于DTABR、a EEG分级、δ相对频带能量及θ相对频带能量。结论:1.量化脑电图参数与神经重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相关,a EEG分级越高、DAR、DTABR值越大,昏迷程度越深。2.量化脑电图参数与昏迷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关,a EEG分级越高,短期预后不良可能性越大。3.量化脑电图参数可评估昏迷患者长期预后,其中DAR对90天不良预后的预测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行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T2DM(Type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与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肿瘤学预后的关系;通过纳入包括T2DM等参数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加以评价。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行肝癌切除术并病理诊断为HCC的1411名患者的
目的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一线药物,但也仅能给晚期肝癌患者增加2-3个月的生存期。部分患者对索拉非尼呈现出先天耐药性或在治疗疗程中发展为获得性耐药。因此,寻找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预测标志物,提高肝癌患者的个人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机制上,除了拥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索拉非尼还能够增强细胞内的脂质过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中双酚类化合物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暴露水平与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评价孕妇双酚类化合物暴露对LBW发生风险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从2015~2018年,纳入队列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研究对象基本人口学信息、行
【背景】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与器官损伤密切相关。长期滥用氯胺酮会导致膀胱粘膜损伤引起下尿路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直接毒性作用引起的膀胱上皮氧化应激。【目的】为了探究aldh2基因表达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膀胱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将8周龄ICR雄性野生型(WT)小鼠共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胺酮(50 mg/kg)组,分别诱导4周和8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一期(first-stage of 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epatectomy,ALPPS-Ⅰ)围术期超声监测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再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对广西某市2014-2018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5年来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状况、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决策树算法探索广西原发性肝癌的病例组合研究。为更好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正确引导医疗消费、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适合本地区DRGs预付费方式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
目的建立肝吸虫病家兔模型,探讨肝吸虫病治疗前后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扫描评价肝脏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肝吸虫囊蚴灌胃法建立家兔模型,60只家兔随机分为感染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只,感染组及治疗组以100个囊蚴灌胃,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30天后对各亚组进行粪便虫卵检查以确认有无肝吸虫感染。感染60天后三组家兔进行首次磁共振检查,使用Siemens prisma 3.0T MRI及
背景:毒蛇咬伤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常见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外,毒蛇咬伤还会给受害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境内剧毒类毒蛇有十种,被俗称为“中国十大毒蛇”。银环蛇属神经毒类毒蛇的一种,被其咬伤后,伤口局部症状轻微,但数小时内患者便出现全身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肌麻痹,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死亡率极高,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银环蛇咬伤中毒后,治疗首选及早注射抗银环蛇毒血清。
目的:通过梅毒皮损的炎症模式及免疫组化螺旋体分布模式分析进一步探索皮损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例梅毒血清阳性组织标本的临床皮损表现、血清学试验及组织病理学炎症细胞分布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皮损组织中梅毒螺旋体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所得数据。结果:1.来自研究的18例梅毒组织标本,患者年龄为1岁至54岁。受累
目的:系统评估二甲双胍治疗与胰腺癌患者生存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28日前关于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所有相关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的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提取资料及相关数据,汇总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