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造成的损失状况做了研究。对不同径级和不同树高因子下林木的受损状况差异做了对比。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损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径级差异和树高差异。低矮的树木(H<6m)趋向于被压弯,而翻蔸和腰折易发生在高的树木(8m-20m)当中;较大径级的林木(DBH 12cm-30 cm)趋向于遭受翻蔸和腰折,而小径级的林木(DBH<12cm)则易于被压弯或未受害。但当胸径增大到一定值(DBH>36cm不易发生翻蔸、DBH>42cm不易发生腰折),树木反而倾向于发生断梢。恢复时间和受损率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受损率为30%左右时,曲线呈现较大的波动,说明客观环境(如光照、水分、地形等)和受灾前的原生植被组成的对恢复时间有重要影响。受损率超过40%,灾前原生植被组成的影响趋于不明显,样地恢复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当地林木的生长速率决定。其中对枫香、马尾松、米槠、木荷、拟赤杨、丝栗栲这6个代表树种做了残存率恢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种植物残存率为:木荷>拟赤杨>米槠>枫香>马尾松>丝栗栲;恢复时间为:枫香>丝栗栲>马尾松>木荷>米槠和拟赤杨。树种残存率恢复时间最长的为枫香33年,最短的为米槠和拟赤杨15年左右,树种种群恢复到的受灾前。同时对残存率和恢复时间的关系做了Logistic非线性曲线模拟。样地中树种种群残存率恢复时间由受灾状况和物种生长速度决定,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的相关度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