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和箭筈豌豆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箭(?)豌豆为青贮原料,采用混贮和添加剂青贮方式,筛选出最佳的混贮比例,并研究添加剂对混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添加剂分别为纤维素酶(CE,0.003%FW)、乳酸菌制剂(LF,0.001%FW)和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CE+LF,0.001%+0.003%FW)。青贮饲料取样时问点设置为1d、3d、5d、15d和45d,不同处理和不同时间点各3次重复。试验一:不同混贮比例的混贮饲料发酵品质的研究。全株玉米和箭(?)豌豆按照鲜重比1:1、1:2、2:1混合青贮。在青贮早期(前5d),2:1比例的处理组pH值下降最快,且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含量均显著低于(p<0.05)其他两个处理组,乳酸含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WSC)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组。这表明,2:1比例增加了较多的WSC,乳酸菌发酵占主导。青贮45d后,各组青贮饲料的pH值仍较高,未降到4.2;X下,均未达到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且三个比例的青贮料都具有较低的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较高的丁酸(butyric acid,BA)和氨态氮/总氮含量。综合评定各组青贮料的发酵品质,2:1比例的青贮品质最好,pH值最低,达到了4.88,相对于其他处理乳酸含量较高,氨态氮/总氮含量较低,WSC残留量较多。结果表明,以上述三个比例进行混贮,均未能获得成功的青贮饲料。试验二:添加纤维素酶对混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混贮比例同试验一。结果显示在青贮发酵早期(前5d),与对照组相比,各混贮组添加纤维素酶能够降低(p<0.05)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含量,提高(p<0.05)乳酸含量,这表明,添加纤维素酶在早期能够提供更多的发酵底物,抑制其他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减少蛋白质的降解。青贮45d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处理改善了各组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各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pH值和丁酸含量(p<0.05),提高了乳酸和WSC含量;其中2:1比例pH值下降的幅度最大,接近于4.2,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1:2比例由于青贮原料WSC含量较少,缓冲能较高,添加纤维素酶后,发酵品质仍然较差,pH值仍在5.0以上,说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未能有效改善1:2混贮比例的发酵品质。试验三:添加乳酸菌制剂对混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混贮比例同试验一。添加乳酸茵制剂后,各混贮组青贮早期的pH快速下降,乳酸含量快速升高,青贮45d后,各添加剂处理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均低于对照,且pH值、丁酸和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青贮早期乳酸发酵占主导,抑制了其他不良微生物的活动,减少了蛋白质的降解,最终改善了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1:1和2:1比例添加乳酸菌制剂效果最好,pH值均接近4.2,乳酸含量较高,丁酸含量较低,WSC含量残留较多,说明添加乳酸菌制剂能明显改善1:1和1:2比例的发酵品质,提高青贮料的饲用价值。但添加乳酸菌制剂并没有明显改善1:2比例混贮料的发酵品质。试验四: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对混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混贮比例同试验一。结果表明,在青贮早期,各混贮比例添加剂处理的pH值快速下降,乳酸含量快速上升,与对照相比,添加剂处理均降低了(p<0.05)pH值和氨态氮含量,提高了(p<0.05)乳酸含量。45d青贮发酵后,添加纤维素酶斗乳酸菌制剂的青贮饲料其pH值、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发酵品质优于对照组;其中,2:1比例添加剂处理效果最好,1:1比例次之,pH值分别达到4.20和4.28,WSC残留量较多,氨态氮含量较少,基本达到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防御素是动物机体在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的抗菌肽物质,具有十分广泛的抗菌谱,在先天免疫上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参照Veldhuizen等(2008)人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