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以湖北省随县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1988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脑、手机等新媒介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信息呈现手段分散了年轻人的精力,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时间。出生于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正是处于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媒介对这些“数字原住民”们有何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其媒介使用习惯、媒介认识和媒介使用能力如何?了解清楚这些内容,无疑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选择湖北省随县为研究样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并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角度审视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给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  论文分三个主要层次,首先在借鉴国内外媒介素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素养”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出“媒介素养”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对“媒介素养”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与评述;结合现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设施、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的实施与推进,特别是对“班班通”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情况。  其次,论文通过分析学生问卷反馈的数据,从学生媒介使用与认知、媒介操作能力和媒介交互等方面,了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并分别就学生年级、性别、家庭收入角度等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做了差异分析,简单分析了现有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对于问卷无法涉及的内容,则依靠教师访谈加以补充。  最后,针对随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揭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视角,提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对策。  通过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媒介认识不足,媒介使用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较弱,学生接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媒介素养相关教育较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缺失以及农村薄弱的经济制约着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水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来共同完成。
其他文献
创造性指的是产生新想法或者已有概念形成新异联系的心理过程。对于新想法如何产生,有学者提出了原型启发理论,即头脑中对解决当前问题有启发作用信息的自动激活,是促发顿悟
新时期,体育教育如何实施一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基本元素进行一系列剖析,并就现代性
期刊
当人际信任遭遇破坏时,道歉常作为一种修复策略。从小就被教导使用的道歉在信任修复的过程中是否对成人和儿童都是有效的呢?已有的成人研究发现道歉在修复信任信念时是有一定作
6月10日,电动车领导者爱玛与中国色彩时尚最权威的机构一中国流行色协会在京完成签约仪式,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天津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龚孝燕、国家自行车电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郑培东、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朱莎等相关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  据悉,苹果、飞利浦等国际一流的时尚科技类品牌,之所以每一款产品,都能够在色彩、外形设计方面领先大部分国内品牌,源自于他们都拥有自主的色彩研究中心,专注于研究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