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发展进程加快,教育公平成为党和人民关注的重点教育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更是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小学教育阶段已基本实现教育权利、机会均等的初级阶段教育公平,亟需追求深层次的公平,“新教育公平”的提出正是深化与扩展了相关研究,为深层次教育公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而教师作为推动与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人物,在教育公平的实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大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小学教师角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综述针对“新教育公平”的相关文献研究,认为“新教育公平”的“新”体现在以下方面:从“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起点公平”转向“过程公平”,从“外在程序关注”转向“内在质量提升”,从“物质需求”转向“主观感受”。根据新教育公平的转向,小学教师角色应发生如下的转变:明晰教师职责,向教育公平的实际参与者转变;提升多元文化知识,向处境不利学生的补偿者转变;具备审美态度,向学生潜能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规避主观偏见,向全体学生的平等对待者转变;树立正面典范,向公平氛围的营造者转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访谈法与观察法继续开展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S市A小学二年级(六)班的实地观察与教师访谈,剖析小学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原因。并通过访谈内容及观察案例的呈现,论述教师在实现角色转变过程中教育公平职责的认知片面、处境不利学生的补偿教育缺失、功利主义观念的制约忽视学生潜能发展、教师区别对待现象频生、公平氛围营造缺乏正向引导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育公平意识尚浅、教师教育支持力度微弱、外部制度规约与束缚三个方面。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提升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自我意识、提供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相关教育途径、完善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外部保障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相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