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更多地依靠资源禀赋和要素投入,缺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造成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便会造成全行业波动甚至大型骨干企业出现亏损。作为湖南省的重要产业,在打造‘两型’社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进程中,必须摈弃和扬弃传统的从大而不强、污染严重、产业链条短和抗风险能力弱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业必须从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效益低下、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市场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努力打造有色金属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参与全国乃至国际有色金属产业竞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系统研究湖南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探寻新形势下湖南有色金属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为增强本文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对策设计的可操作性,本文在研究中将坚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步走”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资源管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数理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分析、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合理化对策。在研究中,本文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等几种研究方法。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以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有色金属资源配置,实施集约化发展模式,切实增强有色金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科学指导思想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合理的原则尤其是要遵循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牢牢确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切实走出一条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和生态环境美化的融合式发展道路。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即本文研究有利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利于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