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题依据:黄芪按照种植方式可以分为仿野生黄芪和平栽黄芪,仿野生黄芪生长期限至少为6年,根向下生长,长度可达1米以上,生长年限较长且采挖困难。平栽黄芪的栽培方式为正常育苗1年后,再起苗横向移栽,生长年限短、易采收。但平栽黄芪的药效是否能与仿野生黄芪相当,是急需解决的临床应用原料选择问题。将中药置于复方配伍环境中研究药效,可以更好的阐释其临床用药的科学内涵。其中,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精华所在,是针对一定证候特点,以相应治法为前提,结合药味的性能和功用,选择性地将2味药进行组合配对,是方剂配伍的最小组方单元,对阐明药物机制更有利。因此,本研究利用黄芪-丹参药对,以局部脑缺血大鼠模型为药效评价环境,利用传统药效评价和代谢组学研究,比较仿野生和平栽黄芪配伍丹参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的药效差异。目的:比较仿野生和平栽黄芪配伍丹参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的药效差异,对配伍后各给药组中黄芪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通过相关分析寻找与两者药效差异相关的成分,为仿野生和平栽黄芪的药效差异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1)通过复制局部脑缺血大鼠模型,设置黄芪-丹参药对水提物不同剂量的给药组及阳性药尼莫地平组,以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价、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切片的TTC染色病理结果为传统药效学指标,并采用1H-NMR代谢组学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系统比较模型及各给药组的药效,初步明确黄芪-丹参药对治疗局部脑缺血的药效。(2)利用局部脑缺血大鼠模型,比较仿野生黄芪-丹参与平栽黄芪-丹参药对的治疗效果,通过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及脑组织TTC染色的传统药效指标及靶组织缺血脑组织的代谢组学分析,对各给药组大鼠的药效回调作用进行系统分析。(3)建立LC-MS/MS测定黄芪中12种成分的方法,对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利用所建方法对药理实验中仿野生和平栽黄芪配伍的黄芪-丹参水提液进行黄芪12种成分的含量检测,比较在配伍丹参后仿野生和平栽黄芪中12种成分的含量差异,为两者的药效差异提供依据。(4)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所测得仿野生和平栽黄芪12种成分的含量与治疗局部脑缺血的药效进行关联分析,寻找与仿野生和平栽黄芪药效差异相关的成分。结果:(1)局部脑缺血大鼠的模型及黄芪-丹参药对的初步药效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呈现出毛发竖立、行动迟缓、对侧前爪伸展不完全等状态。TT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缺血部位显著,血清代谢轮廓发生改变。给予阳性药尼莫地平片及黄芪-丹参药对后以上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且黄芪-丹参药对低剂量组回调效果与阳性药尼莫地平片相同,黄芪-丹参药对高剂量给药组优于阳性药。这一结果证明了局部脑缺血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且黄芪-丹参药对水提液对其有保护作用。(2)在比较仿野生黄芪与平栽黄芪配伍丹参后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药效的研究中,神经功能损伤及TTC脑组织切片染色结果均显示平栽黄芪-丹参药对的治疗效果较仿野生黄芪-丹参药对好。通过脑组织代谢组学分析,得到与模型相关的10个脑组织差异代谢物,对各给药组回调差异代谢物的数量进行分析,发现仿野生黄芪-丹参药对可以显著回调10种代谢物,平栽黄芪-丹参给药组可以回调9个差异代谢物。分析两者在回调程度上的差异,发现两者都显著回调的9种差异代谢物均表现为平栽黄芪-丹参药对的回调效果优于仿野生黄芪-丹参药对,且其中7个差异代谢物具有显著性。(3)在仿野生黄芪与平栽黄芪配伍丹参的药对水提液中12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建立的LC-MS/MS测定黄芪中12种成分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小于5%,方法适用。通过对上述药理实验给药组中黄芪的12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仿野生黄芪中的12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平栽黄芪,对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比值进行考察,发现平栽黄芪中皂苷类/黄酮类的比值高于仿野生黄芪,这可能是导致两者在药效上有差异的主要原因。(4)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仿野生与平栽黄芪的成分含量与治疗局部脑缺血药效关联度,得到与仿野生黄芪和平栽黄芪治疗局部脑缺血药效关联度较大的化合物为1(异黄烷苷)、3(黄芪皂苷II)、6(芒柄花素)、10(芒柄花苷)、15(皂苷/黄酮的比值),其中皂苷类/黄酮类比值的关联度最高。结论:本研究利用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方法,基于黄芪-丹参药对的配伍环境,比较了仿野生黄芪和平栽黄芪在治疗局部脑缺血药效及12种成分含量的差异。首先证明了黄芪-丹参水提液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的药效,其次,通过比较仿野生黄芪与平栽黄芪在黄芪-丹参药对配伍中的药效和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发现两种栽培方式黄芪均有效,而成本更低的平栽黄芪的药效更优;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发现仿野生黄芪的含量高于平栽黄芪,但平栽黄芪皂苷类/黄酮类的比值高于仿野生黄芪,并且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皂苷类/黄酮类的含量比值与两者药效差异的关联度最高,表明皂苷类与黄酮类的比值可能是平栽黄芪治疗局部脑缺血药效优于仿野生黄芪的原因。其次,异黄烷苷、黄芪皂苷II、芒柄花素和芒柄花的关联度均大于0.6,可能为是引起两者药效差异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