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指导是顺应课改需求,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提倡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检验课前预习的时效性和预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本人通过查阅近15年的期刊和相关论著,归纳总结了有关预习指导的相关理论和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设计预习指导,以活页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预习指导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预习指导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综述;第三部分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初中生的化学学科预习现状;第四部分介绍了预习指导设计案例、具体实践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实践的收获和有待完善之处。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预习指导的理论价值,并依托教育理论设计预习指导;再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学案。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预习指导优化了化学教学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氛围。(2)预习指导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预习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4)预习指导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拓展了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师讲课的思路。预习指导的实践研究证实了预习的重要性,也证明了预习指导本身对教学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实践周期较短、样本容量有限,所以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预习指导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进一步完善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