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戏在汉代不仅首次被载入正史,而且得到空前发展。其内容既包括周时发端的“散乐”之技、中原固有的杂技以及汉时西域传入的杂技和幻术,也包括武术、乐舞在内的歌舞杂奏、以俳优动物戏等为代表的古代曲艺,还更有这些项目衍生而成的复合表演形式。
百戏表演者的身份构成较复杂,奴婢、方士、良人、官吏和王公贵族都是百戏的参与者和表演者。虽然同是表演百戏中的一些项目,同样为百戏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贡献,但表演者之间却有本质区别。良人、官吏和王公贵族的表演,在技艺的专业性和演出的规模等方面都与专业艺人颇有差距,表演的目的也纯粹是调剂生活;而专业艺人则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满足统治阶级享乐的需求而进行的演出,表演百戏乃是他们不得不完成的“工作”。
百戏是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朵奇葩,促使其发展繁荣的因素主要是精神生活的需求。此外,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保障,统治者的推崇与民风民俗的推进,以及民族融合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也都是百戏向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