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织的复合整体,而城市的发展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旧城区具有一次性规划建设的新城区所不具备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复杂性,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旧城区相比,现代城市在理性层面上不断尝试,试图做出最优化的平衡,但就生活体验与文化特征而言,却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营平片区是厦门城市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厦门旧城空间的典型代表,它最大程度保存了旧城的物质面貌和生活形态,是厦门历史文化的浓缩展现。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政府强调保护老城区的风貌,但是许多传统历史文脉已经开始断层,这都大大加重了营平的负担和改造的压力,因此对其研究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现实课题。城市形态的外在物质环境可以被轻易模仿,但是蕴含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可复制。城市中运营的工商业就是这样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工商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淘汰升级的变化过程,是影响城市形态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许多引起城市形态改变的重大事件也是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时间进程的历史维度下,以工商业的变迁为线索,对城市形态演变进行动态解读,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如下三部分:(1)理论研究。通过对城市形态微观分析方法和工商业演变规律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得到本文研究的重要视角和出发点。(2)主体研究。以工商业变迁为线索,以城市形态为主线,历史地、动态地考察工商业变迁影响下旧城形态所经历的演变。并在微观视角下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工商业变迁和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启示。通过对工商业变迁和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规律总结,以加强对营平的理解,从空间和产业的综合角度出发,探讨对未来旧城更新的启示。